舍弗勒成為德國H2Giga氫能項目下“電解堆規模化-PEM電解水制氫產業化”子項目的牽頭企業
該子項目的目標是,為PEM低溫電解堆開發可規;膭撔录夹g和生產工藝
在不斷增長的氫能市場中,舍弗勒在生產技術和電化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綠色氫能產業鏈是實現未來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擁有巨大潛力。舍弗勒在氫能產業鏈的上下游都擁有領先技術,包括氫在燃料電池中的使用,以及通過電解制氫。“工業化制氫是打造綠色氫能產業鏈的關鍵一步,”舍弗勒集團工業事業部首席執行官斯特凡·施平德勒博士說道。“得益于卓越的技術能力,舍弗勒擁有清晰的戰略定位,能夠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角色積極參與到這一過程中,比如提供電解堆相關產品。”施平德勒博士還是德國國家氫能委員會成員。
設立氫能戰略業務單元
綠色氫能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是舍弗勒“2025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綜合性的汽車及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充分利用自身在跨學科方面的優勢,加強不同業務部門間的合作及協同效應,為氫能行業開發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舍弗勒在工業事業部旗下設立了氫能戰略業務單元,負責整合和協同該事業部所有與氫能相關的業務活動。“舍弗勒致力可持續發展,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確?稍偕茉瓷a可靠性和經濟性的關鍵,尤其在風能領域,”舍弗勒集團氫能戰略業務單元負責人貝恩德·赫特施泰德說道。“這意味著我們已經積極參與到綠色電能發電系統中,其中大部分產生的綠色電能可用于電解制氫。我們不僅在可快速規;纳a系統和電化學方面擁有成熟技術,還在該領域與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都是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關鍵。”
H2Giga :電解水產業化項目
H2Giga是德國政府正在進行的三個綠色氫能旗艦項目之一,目前已經從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獲得了約5億歐元的資助,約130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參與了該項目。項目的目標是,針對電解設備相關系統和部件開發工業化生產系統和工藝,提高綠色氫能生產的規模性和經濟性。舍弗勒是該項目下“電解堆規;-PEM電解水制氫產業化”子項目的牽頭企業。該子項目由9家產研合作伙伴組成,旨在推進低溫電解堆技術及核心部件大批量生產工藝的開發。舍弗勒在材料技術、成型技術、表面處理和電化學方面擁有技術專長,將在氫能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發方面扮演關鍵角色。此外,舍弗勒在產業化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將研發成果快速推向大批量生產。
舍弗勒在材料技術、成型技術、表面處理和電化學方面擁有技術專長,將在氫能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發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舍弗勒在材料技術、成型技術、表面處理和電化學方面擁有技術專長,將在氫能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發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舍弗勒集團工業事業部首席執行官斯特凡·施平德勒博士: “得益于卓越的技術能力,舍弗勒擁有清晰的戰略定位,能夠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角色積極參與到這一過程中。”
舍弗勒集團工業事業部首席執行官斯特凡·施平德勒博士:“得益于卓越的技術能力,舍弗勒擁有清晰的戰略定位,能夠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角色積極參與到這一過程中。”
圖片:舍弗勒
關于舍弗勒
作為一家全球性汽車和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70余年來始終秉承開拓創新精神,致力于推動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領域的創新與發展。依托在低碳驅動、電驅動、工業4.0、數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提供創新型技術、產品和服務,舍弗勒集團致力于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讓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續。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舍弗勒集團提供覆蓋整個動力總成及底盤應用的高精密部件與系統,以及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解決方案。舍弗勒集團2020年銷售額約為126億歐元,目前約有83,900名員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業。根據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數據,舍弗勒在2020年注冊逾1,900多項專利,是德國第二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
關于舍弗勒大中華區
舍弗勒于1995年開始在中國投資生產。20多年來,舍弗勒已成為中國汽車和工業領域重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資源服務本土市場”理念,舍弗勒大中華區致力于本土生產和本土研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與近距離服務。目前,舍弗勒大中華區擁有員工約1.2萬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長沙設有2個研發中心,在太倉、蘇州、銀川、南京、湘潭等地設有10座工廠,在北京、上海、沈陽、廣州、南京、濟南、成都、武漢、太原、重慶、西安、天津、大連、杭州、長沙、哈爾濱、鄭州、香港、臺北、臺中等全國各地設有20個銷售辦事處。從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華區連續6年被評為“中國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業。
(新媒體責編:zpl05-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