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對HMO這個詞應該并不陌生。所謂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為國外管理式醫療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后,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的用戶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體系。
HMO模式來源于美國,這一模式的標桿企業——凱撒醫療為目前美國最大的私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凱撒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45億美元,凈利潤27億美元;會員數量增加超過8萬名,現會員總數1220萬,在控制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方面一直是行業標桿。
那么,在未來,如何把這一模式有效落地國內互聯網醫療行業呢?
HMO模式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業內,雖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要落地實現并不容易。在幾家互聯網醫療企業中,仍然在堅持探索上述模式,目前最有可能成功的,是平安好醫生。其202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收入38.18億元,同比增加39.02%。醫療服務、在線商城、消費型醫療等各板塊發展均衡。其中,醫療服務方面收入高達10億元,占總營收比重近1/3。
10億元是什么概念?其等同于全國最大民營醫院的全年營收額(四川省華西醫院上錦分院,因華西金字招牌一號難求,成為全國最大民營醫院,年營收10億元)。
能夠在國內疫情基本控制的情況下,實現醫療服務營收的大幅增長,得益于資源+戰略+執行多重因素。平安好醫生的資源是得天獨厚的。,平安集團坐擁超2億金融客戶,在商保方面有近6500萬人壽保險用戶,健康險保費規模國內排名第一。打通集團內部保險資源和渠道,平安好醫生便能從B端企業客戶和F端保險客戶收費變現。
去年,平安好醫生提出聚焦渠道、服務、能力三大方向的戰略升級,其中渠道升級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險客戶和企業客戶。平安好醫生表示將聚焦金融渠道和企業客戶渠道的高價值用戶轉化,未來會從平安壽險、平安養老險等保險渠道,進一步延伸到平安銀行、平安普惠等綜合金融渠道。這背后更深層次的用意是,從原來圍繞用戶端做產品,到圍繞支付方做產品,也就是從2C轉向2B。
一家企業的資源稟賦,就好比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先天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未來的路。一路走來,平安好醫生始終圍繞醫、藥、險三大支點穩健發展,這也是為什么說,平安好醫生最具有未來在國內實現HMO模式的潛力。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