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是中國躋身成為世界制造強國之列的彎道超車時機。我們,正是要抓住中國制造基于自身現狀,尋求適合中國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的機遇,在數字經濟時代謀求更多發展。”張堅卿如是說。他,是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20年,在投資領域潛行10多年的工學博士。
國家戰略,發展機遇
2021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國家鼓勵支持各行業工業互聯網轉型的“日程表”日漸明晰。據測算,2020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 3.57 萬億元,名義增速達到 11.66%,占 GDP 的比重為 3.51%。預計 2021 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突破 4 萬億元,達到 4.13 萬億元。
工業互聯,數字經濟的基石
扎根于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值制造、機器人等突破性技術,工業4.0充分整合、優化虛擬和現實世界中的資源、人才和信息,致力于 打造高靈活度、高資源利用率的“智能工廠”,實現從產品開發、采購、制造、分銷、零售、到終端客戶的連續、實時信息流通。這條貫穿整個商業價值鏈的“數字線程”,大大提高信息透明度,實現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產品高度個性化、以及靈活高效的制造與產品開發流程,并促進商業模式的創新。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
從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從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寫代碼的工程師,至此張堅卿與互聯網行業結下不解之緣,從就職的企業被李嘉誠旗下TOM.COM投資打造國內第一批網絡運營,到投身上海信息港一號工程,再到負責上海移動電子商務中心,從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到上海大學工學博士。“曾經的學習工作經驗,恰恰就是互聯網與工業,這些都是以后投資工業互聯網的鋪墊。”他感嘆這是命運的安排。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作為富有經驗的互聯網人和投資人,張堅卿認為順應國家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創新的戰略,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踏準數字經濟輻射的節拍,做到“產業+科技+資本”的三重融合,未來的事業必將春光燦爛。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