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這個概念一直以來就是科幻電影里屢見不鮮的技術。20世紀匈牙利科學家鄧尼斯在延吉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提出了全息攝影術這樣一種全新的成像概念,但限于當時的條件,全息圖像的成像質量很差。到了20世紀60年代,古德曼、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數字全息技術這一全新的全息概念,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時空移到了近代,全息技術不斷進步,逐漸從學術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簡單的解釋全息技術,就是一個類似虛擬動畫場景空間,出現在生活周邊,這樣的虛擬實境技術,可以統稱為全息技術。在科技迭代日新月異的今天,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人類史上無數商業投資機會的誕生。全息技術產業在特定的時間點與技術發展結構下,所蘊含的可開發商業機會待爆發,將對大眾的生活、工作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
據市場調研顯示,2035年全息市場將增長到2兆1600億美元。其實早在10年前,全息產業的應用,各個科技大廠就已經開始布局,產業的聚攏結構也從過去的個體式松散,漸漸形成產業集聚態勢。上市公司微美全息(WIMI.US)一直是全息技術的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經過長期的準備,無論是技術儲備還是生態圈的建設和轉移都已經日臻成熟。并且微美全息正在打造一個標準的全息產業供應鏈上下游廠商聯盟和研發結合市場的應用綜合體系,讓技術可以落地應用,共同打造全息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自創立以來,微美全息專注于全息技術領域的各項專業技術研究工作,針對硬件技術與三維多媒體全息應用技術的整合工作,具有多種全息應用技術。此外還擁有多樣的內容IP產權進行整合投入,以全球全息產業發展爆發紅利為基礎,匯聚各領域頂尖AR全息媒體與科技公司,達成戰略投資合作創建業內全息產業鏈。微美全息將面向5G時代的新型應用生態,透過技術5G+云+AI戰略升級,構建行業全息生態圈。
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將通過高速率、低時延的網絡聯結更多的終端、服務和用戶。5G網絡能夠滿足VR/AR業務對網絡環境的要求,大幅度的網速提升讓5G時代加速的數字生活更具想象空間,與全場景多終端共同為高品質內容的呈現開啟更多可能。微美全息已有近5000個全息虛擬IP權益內容,涵蓋全息動漫、虛擬直播、虛擬偶像和虛擬社交,第一時間面向用戶提供海量優質內容,在全場景終端設備上帶來看遍全“視”界的豐富體驗。在5G網絡的加持下,微美全息用戶可在其AR應用市場暢享超過多款精選AR游戲,探索5G時代AR應用新體驗。
云服務業務作為微美全息業務之一,主要聚焦于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云增值服務,以專業云數據中心、云增值業務、大數據服務為主營方向,可基于用戶在工作、生活、娛樂等不同情景的需求進行智慧推薦。本質上,微美全息云平臺根據適用場景的不同分為B、C端,為廣告、影院、家裝、娛樂、游藝等公司提供所需全息虛擬內容與技術支撐服務,在AR/虛擬現實/智能眼鏡,SDK插件系統等為全球企業用戶提供優質的資源支持和數據服務。憑借優質的服務質量和市場口碑,微美全息在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中榮獲“2020-2021科技創新先進單位”獎項。
如今,以點云計算、大數據、AI、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廣泛應用,關于數據技術、價值使用逐漸被發掘,因此這也是微美全息布局全息生態的另一重要領域。眾所周知,微美全息也是一家以技術見長的企業,其技術的核心以圍繞連接虛擬實境內容、媒體應用、全場景技術應用研發的戰略模式,是在全息行業中首次融合了AI人工智能科技、同步嵌入點云技術保護創作者與消費者的生態系統。另外微美全息結合AI技術應用模塊,最終引入5G時代,透過移動應用技術的前言科技,創造另一波新時代革命的開啟。
不得不說,行業全息生態圈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全息生態圈對應的戰略升級不僅需要可靠的內容和服務,還需要全面的生態和技術。在這方面,微美全息致力于通過“5G+云+AI”的技術融合,多方勢力,齊頭并進,依托全棧全場景AI、AR解決方案、多元化云服務架構的高性價比、5G協同生態以及全球本地化服務和支持等差異化優勢。三者彼此間緊密融合,并釋放出巨大能量,讓消費者感受到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科技的進步,正在讓全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便捷。全息技術將高度結合游戲與娛樂產業,全息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已經悄悄走進市民的生活,從廣告、娛樂、游戲、生活各種視覺領域,都將會發生一個奇妙的沉浸變化。當然這是個長期的建設發展、技術創新和系統完善的過程,不過未來,所有的人將在創新技術的支撐下進入全連接的全息生態形態。年輕的一代也將會是“互聯網新時代的原住民”,而微美全息深度挖掘市場,也朝著成為全球AR技術規模與生態開發實力的前景方向出發。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