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貴港市平南縣馬練瑤族鄉水晏村看到,遠處山坡上60畝沃柑基地里,漫山遍野的沃柑枝頭掛滿了果實,村民們穿梭在黃澄澄的果實間查看果實的品質,一個個圓滾滾的沃柑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臨近收獲季節沃柑已成熟
“沃柑基地給我們村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9萬斤,按照往年市場價格,將為村里增加集體收入18萬元。”水晏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海彬向筆者介紹,沃柑是晚熟型的品種,具有長勢旺盛、冬季果實落地少、掛果能力強、掛果采收期長的特點。山區的氣候以及早晚的溫差很適合沃柑生長,種出來的沃柑汁多味甜,果色很紅。
馬練瑤鄉是平南縣最北的一個典型山區鄉鎮,是瑤族群眾主要聚居地,而水晏村是平南最偏遠地區之一。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水晏村不斷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培育鄉村發展動能,切實增強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
黃海彬介紹,水晏村于2018年成立了沃柑種植基地,種植了60畝沃柑,40畝砂糖橘,當時帶動貧困戶72戶貧困戶入股。下一步,水晏村將繼續加快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我們現在正在準備發展稻蝦養殖產業,投資了130萬元打造433畝的稻蝦養殖基地,到時候還會給村民帶來新的收入。”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說起村里的產業發展,黃海彬信心滿滿。
冬日暖陽,走在村里,在滿園綠意襯托下,金黃色的沃柑和沙糖桔掛滿良田;筆直干凈的水泥硬化道路,整潔怡人的院落村舍,一群老人閑坐歡聲笑語,小孩子們則在旁邊嬉戲玩耍,其樂融融…… 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舊貌換新顏,并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活力。
“村里建立沃柑基地,我們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掙到租金,還能在這里打工,年底還有分紅。收入增加了,日子越過越好。”村民吳達芝高興地說。
“以前那些地都是種菜種玉米的,后面劉潔知道我家的情況后,幫助我們學習沙糖桔種植技術,今年一畝多的沙糖桔我大概能賣3000多塊錢呢。”看著自己家即將豐收的沙糖桔,水晏村巡檢屯的村民覃獻瓊最想感謝的人就是他們村的原駐村工作隊員劉潔。
沙糖桔也是水晏村主要產業之一,覃獻瓊告訴筆者,家里有4個小孩3個正在上學,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靠丈夫外出打工。2018年,駐村工作隊員劉潔在入戶中了解到她家有土地適合種植沙糖桔后,幫助覃獻瓊學習沙糖桔種植技術,使她可以在家一邊照顧小孩一邊自主種植沙糖桔,去年開始,沙糖桔獲得了大豐收,大大增加了他們家的收入來源。
劉潔是廣西移動貴港平南分公司派駐的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6月 ,她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馬練瑤族鄉水晏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那時,她來到水晏村的時候,她的孩子才8個月大,劉潔克服重重困難,毅然回到家鄉參與家鄉建設。以駐村工作隊員身份回到家鄉做基層工作,劉潔覺得是責任也是使命。她說:“自己的家鄉和工作需要,我就回來了。基層工作事無巨細,那時候20天才能回一次家,兒子才8個月,是丈夫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家里都很支持我。”
劉潔(右一)回到水晏村與村民們在沃柑基地查看果實的品質
劉潔與村民一同感受豐收的喜悅
在水晏村駐村期間,劉潔緊密團結水晏村全體干部,積極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她走村入戶,實干篤行,幫村里抓項目、興產業、辦實事,榮獲“貴港市第二屆脫貧攻堅優秀工作隊員”,貴港市“2018至2020年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優秀工作隊員”等榮譽稱號。2019年,因工作需要,劉潔又義無反顧轉戰到了平南縣思界鄉官塘村駐村。2020年新一輪派駐,她再一次轉換戰場,來到官塘沖村駐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現在的她依然駐村接續奮斗。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