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電動車違規上樓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盡管去年我國應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已經明確提到: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但仍有不少人冒著被處罰的風險將兩輪電動車推上電梯,或將電動車電池帶入家中充電,引發安全事故。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正在成為用戶們的新焦慮,猛犸出行的“5秒換電”模式在這個檔口推向市場,恰到好處的解決了廣大電動自行車用戶的燃眉之急。
2021年5月,成都一小區電梯內發生兩輪電動車爆燃事件,根據監控視頻顯示,一男子推著一輛兩輪電動車進入電梯后,電動車突然冒出白色濃煙,隨后瞬間爆燃,轎廂被濃煙吞沒,導致多名同乘人員受傷。
2021年5月,深圳一出租屋一樓兩臺電動車著火,導致樓上3名租客被困,索性消防員接警后迅速趕赴現場救援,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而這場事故原因則是由于二樓租戶“飛線”對電單車充電,導致電單車爆燃,并迅速引燃門禁及大門。
2021年9月,北京通州區的一棟居民樓發生火災,住在五樓的一家五口人全部遇難,事故的原因是,三樓的租戶把電動自行車電池帶回家中充電,電池爆炸起火,當時的時間是凌晨3點20分,大火和濃煙從三樓蔓延到四樓,竄到五樓,致使正在睡覺的一家人死亡。
看看這些新聞我們不難發現,盡管這些事故發生在不同時間、地點,電動車品牌也不盡相同,但事故背后的根本原因卻又出奇的相似——兩輪電動車充電難。
因為市面上新國標電動車的實際續航里程大概在40-50公里。以最常見的單程10公里通勤為例,平均每兩天就要充一次電。如果住得比較遠,甚至每天都要充一次電。但不同于新能源電動汽車,兩輪電動車充電設施鋪設較少,因此,仍有不少人選擇回家充電。而且不少人認為,充電站是以盈利為目標,充電企業為了利潤自然會提高充電價格,對那些“價格敏感型”用戶來說,使用公共充電設施不如在家充電省錢。這也就造成了電動車進電梯、進家屢禁不止的情況。
其實,很多兩輪電動車企業都在增加電池容量讓電池充電周期延長上下足了功夫,通過減輕車身重量、尋求更輕便的材質等手段,增加電池容量,從而達到延長電池充電周期的目的。但這些都無法從根本上上解決問題。畢竟,盡管充電周期延長,但是需要充電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那么就必定會面臨需要等待充電樁、緊急情況下無法快速完成充電等問題。
面對這樣的用戶需求,猛犸出行提出了“5秒換電”理念,將原本6個小時的充電市場縮短到幾秒鐘,通過在用戶的生活和出行周邊高密度部署智能換電柜,用戶只需要在App中查找附近的換電點,然后掃碼操作,5秒就可以從換電柜中取出一顆滿電電池快速補能,讓車輛滿電復活,即刻出行,讓用戶再也不用為充電發愁!
不少用戶在使用猛犸電動車之前對“5秒換電”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時間概念,但是真的開始使用展示猛犸“5秒換電”之后,則完全開啟“大型真香現場”,并成為了猛犸電動車的“自來水”,不斷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安利猛犸出行的“5秒換電”,畢竟就像用戶所說:換電一時爽,一直換電一直爽。不用等待即刻滿電的快樂,只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才知道!
其實,猛犸能獲得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并且好評如潮,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猛犸從根源上解決了用戶充電難和充電慢的訴求,畢竟,一味的提高電池容量在重量和成本方面有著無法避免的限制,但通過將用戶的補能方式從傳統的充電方式升級為換電方式,則是將問題交給了電動車服務商集中解決,轉嫁了矛盾點,讓用戶安心騎車不用愁!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