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周年全新啟航,賦能青年創新發展
歐萊雅2022 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中國大陸總決賽于線上舉行,為期四個月的賽事圓滿收官,六支獲勝的年輕人團隊將作為中國大陸賽區代表參加全球半決賽,與更多國際青年精英展開巔峰對決。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新策劃大賽之一,賽事從1992年創辦至今已發展成為廣受贊譽的國際性"創新人才孵化站",旨在孕育并孵化勇于創新顛覆、善于學習思考、樂于挑戰自我的年輕人才。今年恰逢大賽發起三十周年,歐萊雅2022 BRANDSTORM全新啟航,首次將面向人群由在校大學生拓展至所有30歲以下群體,不限專業、背景、經歷,以"美,2030制造DISRUPT BEAUTY 2030"為主題設置三大賽道--多元包容之美、地球生態之美、創新科技之美,在聚焦行業與社會未來發展的同時,更旨在賦能青年發展,通過激發青年人的創造力,鼓勵并帶動他們共同探索行業的無限可能。
歐萊雅2022 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主題及三大賽道
全新升級賽制,用顛覆 2030 的美,助力行業未來
身為全球美麗事業的先行者,歐萊雅致力于為當下的社會與世界的未來創造美。2022大賽的主題和三大賽道設置,與歐萊雅集團全新使命"創造美,讓世界為之所動"的內涵相呼應。美是海納百川的包容力,是守護地球的擔當力,也是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歐萊雅始終堅持一件事,即創造美,通過不斷推出優質、高效、安全、真誠且負責任的產品和服務,為更包容、更綠色、更智能的世界未來而努力。
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表示:"‘把握小趨勢,下好先手棋'是歐萊雅一直以來的制勝秘訣。通過快速把握消費趨勢,深入洞悉市場變化,我們始終引領行業潮流,促進行業更美好長遠的發展。而美的未來需要‘共同’創造,在這一道路上,年輕人是我們最重要的伙伴之一,我們相信年輕人的力量,通過持續關注、投入青年發展,與他們攜手一起顛覆2030未來之美。我們也將繼續協同生態圈合作伙伴共發展、解碼內動力,為青年人才賦能,推動企業自身乃至整個行業的共同進化。今年正值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創立30周年,歐萊雅亦迎來入華25周年,兩者間的碰撞讓我們更加期待,下一個由年輕人開啟并發揮積極作用的四分之一世紀即將到來。"
點燃 2022 創想,激活青年制造大師的無限潛力
繼今年1月大賽正式啟動以來,全國共有超過12,000名參賽者踴躍報名,為創新策劃注入年輕活力。歐萊雅從導師資源、職業機會、深度體驗及創業機會等多方位大力支持青年發展。賽事期間,由歐萊雅邀請的行業外部、公司內部大咖導師坐鎮,為每一位參賽者在賽道主題解析、方案設想與執行、職場經驗與商業洞察等方面傾囊分享,助力其快速提升行業視野及專業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沖入全國半決賽與總決賽的隊伍,在兩天的比賽現場與內外部嘉賓玩轉了一次元宇宙探索之旅。于4月21日、22日舉行的半決賽與決賽全程均運用了首次開設的線上"BRANDSTORM 2030制造局元宇宙"虛擬會場,參賽選手、外部觀賽者及嘉賓均可憑借開放權限使用虛擬形象,在會場中自由探索地圖板塊,將"創玩"進行到底。半決賽期間,會場地圖特設不同展示與互動區域,現場亦有多個分會場供外部觀賽者聆聽分享、積極互動,如HR一對一咨詢環節、青年對話環節"青年圓桌對談"等,其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能老師、歐萊雅內部大咖以及同學們在圓桌對談中熱烈交流了當下年輕群體的現狀與求職趨勢。
一番精彩比拼后,9支隊伍從半決賽中突出重圍,共同角逐歐萊雅2022 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中國大陸三大賽道的冠亞軍榮譽。決賽現場,由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帶領的強大評審團悉數到場,聆聽參賽隊伍的輪番展示,包括項目內容、創新亮點等,在互動中擦出新的創意火花。最終,在評審團的一致好評下,Aged4Beauty團隊、Oh Box Time團隊、Metagalaxy團隊分別摘得"多元包容,2030制造"、"綠色可持續,2030制造"、"科技智能,2030制造"賽道桂冠,XiaoHuangCai團隊、Cwid團隊、Valiancy2Supreme團隊則分別榮獲三大賽道的亞軍稱號。此外,Metagalaxy戰隊還從半決賽的觀賽者投票中脫穎而出,獲得"最受歡迎方案獎"。接下來,六支獲勝團隊將在歐萊雅的帶領下,遨游歐萊雅中國大陸版圖,包括廣州百庫、蘇州工廠等地。本次大賽中表現出色的前50支隊伍全員均獲得歐萊雅校園招聘項目綠卡,快人一步獲得歐萊雅職業機會。
為期四個月的創玩之旅圓滿落下帷幕,外部嘉賓與參賽選手也紛紛表達了各自的體會與感受。作為本屆大賽的評委之一,MSC咨詢創始人兼CEO譚亞幸表示:"相較于我的學生時代,現在的年輕人擁有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主動讓年輕人參與其中,并關注可持續議題,實現商業和社會層面的雙重價值,非常有意義。""科技智能,2030制造"賽道亞軍Valiancy2Supreme團隊的同學們則談到:"作為學生,我們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象。在歐萊雅導師們的培訓下,我們見證了一個靈光一閃的想法從青澀邁向成熟的全過程,并取得了優異成績,感到非常高興。"
秉持"歐萊雅,為青年"( L'Oreal for Youth )項目初心,持續賦能青年發展
在30年歷史的BRANDSTORM大賽背后,一以貫之的是歐萊雅集團對年輕人才與青年力量堅定不移的支持。2021年,歐萊雅正式發布全球項目"歐萊雅,為青年"(L'Oreal for Youth),旨在為年輕人提供多元的工作機會,助力他們邁出職業生涯第一步,以及采取各類行動提高年輕人的就業能力。該項目在去年向30歲以下的年輕人提供了超過1.83萬個工作機會,并承諾從2022年到2025年將每年提供2.5萬個工作機會、每年向10萬名學生提供學習和大師課程的機會、每年提供1,500天的就業指導以及動員超過1,000名歐萊雅優秀員工為來自貧困背景的學生提供職業指導。
為此,歐萊雅不斷革新面向年輕群體的招聘和校園項目,除了本次歐萊雅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大家所熟悉的管理培訓生、暑期實習生項目、歐萊雅創變實驗室,以及"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挑戰賽等也都是歐萊雅賦能年輕人職業發展的多元化方式。以BRANDSTORM大賽為紐帶,歐萊雅為越來越多的全球青年提供導師分享行業前沿信息與洞察,創造就業與職業指導機會,發揮平臺力量以點亮他們的靈感并助力其創意的商業化落地,真正激發年輕人的想法與態度,讓更多人看見青年風采。
青年人對于當下世界的態度正在影響著世界的未來。在本屆大賽的賽場之外,歐萊雅也在與更多的年輕人進行對話。自賽事啟動以來,歐萊雅青年會客廳在知乎上發起"你對現在的世界滿意嗎"話題討論,收獲了熱烈反響,鼓勵年輕人分享對于世界的觀察與態度、理想的未來生活,鼓勵他們關注社會當下的現狀,表達自己的態度,助力其思考并探索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歐萊雅北亞區及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沈琳表示:"在BRANDSTORM創新策劃大賽上,我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成長與嶄新面貌。本屆大賽中,年輕人展現出對多元包容、綠色可持續以及科技智能的未來的追求與向往,并提出了諸多兼具巧思與執行力的方案,讓我們對于企業、行業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賦能中國青年,共同成長以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關于歐萊雅集團
110多年以來,歐萊雅身為全球美麗事業的先行者,始終堅持一件事,即專門致力于滿足全球各地消費者對美的需求和向往。歐萊雅以"創造美,讓世界為之所動"為使命,以包容、道德、慷慨的態度定義美,并致力于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憑借集團旗下35個國際品牌的強大組合以及富有前瞻性的"歐萊雅,為明天--可持續發展承諾 2030",歐萊雅向全球各地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真誠且負責任的美妝產品,以發揮潛力無限的多元之美。
集團在全球擁有85,400 名員工,也有均衡布局的全球業務足跡與完善的分銷網絡(囊括電子商務、大眾市場、百貨公司、藥妝店、美發沙龍、品牌和旅游零售),這使得2021年歐萊雅在全球實現銷售額322.8 億歐元。歐萊雅在全球11個國家擁有20個研發中心,還擁有一支由4,000名科學家和3,000余名科技人才組成的專業研發與創新團隊,致力于創造未來之美,躍身成為美妝科技策源地。
關于歐萊雅中國
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在 1997 年進入中國。歐萊雅中國的總部位于上海,并在全國設有五個辦事處,目前在中國擁有 31 個品牌,一個研發和創新中心,兩家工廠分別位于蘇州和宜昌,共有超過 14,000 名員工。經過 25 年高質量、 穩健、可持續的增長,中國已成為歐萊雅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集團北亞區美妝黃金三角洲的總部,以及集團美妝科技三大樞紐之一。作為中國最佳企業公民之一,歐萊雅中國始終貫徹落實集團提出的"歐萊雅,為明天--可持續發展承諾 2030",是集團第 1 個完整運營設施"零碳"的市場,并積極通過社會責任項目,持續貢獻中國社會的美好發展。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