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常峰教授
“不為良相,當為良醫”,這是千古一相范仲淹青少年時便至為推崇的名言。醫者,上入廟堂,下至民間,解除疾苦,濟世救人。然縱觀宇內,醫者萬千,何以為良?立足本業、矢志創新、破解難題、造福百姓,便是良醫。山西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常峰教授,便是這樣一位良醫。
常峰教授
常峰,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中山醫院南院)兼職教授、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第十屆中國醫師獎”獲得者、醫德風范-2020卓越成就獎。《脊柱外科雜志》編委、《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編委、《安徽醫藥雜志》編委,德國JOIMAX脊柱內鏡教育獎及脊柱內鏡國際講師團成員。常峰教授主持和參與省 部級課題4項,獲山西省科技廳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中華系列10余篇),參編專著國家級5部,主譯著作 2部。
2012年2月,常峰教授率先在山西省開展了椎間孔鏡微創技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癥,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為全國脊柱疾患患者開辟了微創治療的新途徑。2013年,他開創性地最早將椎間孔鏡技術應用于腰椎管狹窄癥的微創治療,并于同年10月在全國骨科大會上進行首次報道,開創了該領域先河,成為該技術領軍人物。目前,常峰教授帶領的科室應用該技術,已經完成從頸椎、胸椎到腰椎的全脊柱內鏡手術8000余例,并于2014年成立“德國脊柱微創技術培訓基地”,醫術享譽國內外,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一致稱贊。
常峰教授(左二)與同事研究病例
運用創新技術,取得神奇療效
常峰教授及其團隊,應用創新技術治療相關疾病,不僅開創了領域先河,更為無數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了康復的福音。
2018年7月31日,山西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外科一個病房里傳來陣陣笑聲,原來同病房的患者及家屬,被一位來自黑龍江省的41歲患者劉先生逗笑了:“常峰主任真是老厲害了,醫術杠杠滴。你們看我一下手術臺一點也不疼了,之前平躺抬不起來的左腿現在也抬得老高了。我在手術過程中一直是清醒狀態,他全程和我進行交流,我很輕松地配合完成了整個手術。現在感覺前所未有的輕松,真是太神奇了!”
原來自2017年初開始,劉先生便時常感覺到腰疼,左下肢麻木疼痛,正值壯年的劉先生不以為意,認為是自己勞累導致,但是幾個月后發展到步行幾十米就需要休息一下。意識到問題嚴重的劉先生開始在東北當地求醫問診,但是治療效果不太理想,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讓他徹夜難眠,痛苦不堪。在此期間,劉先生輾轉北京及全國多家知名醫院,做了所有能做的檢查和理療及針灸治療,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劉先生幾近絕望,想著正是家中頂梁柱的自己,難道真的要長期臥病在床,輾轉余生?“每次想到這些,我都潸然淚下,不能自已。”劉先生事后這樣講述當時的心境。
后來劉先生的家人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山西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外科的常峰教授是國內著名的脊柱微創外科專家,技術精湛,經驗非常豐富,尤其對椎管狹窄癥的內鏡治療技術獨到。劉先生的家人迅速與常峰教授在網上取得聯系,將自己詳實的情況告知,常峰教授通過會診后向劉先生及他的家人詳細講述了治療方案,使他們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2018年7月27日,劉先生專程來到山西省人民醫脊柱微創外科入住,并表示一定要常峰教授親自手術。常峰教授看到劉先生執著的求醫誠意,決定不辭勞累,在講學間隙安排手術。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劉先生不是單純的椎間盤突出,同時合并有椎管狹窄,使手術難度增大,經過術前嚴格的檢查和周密的準備,于2018年7月31日在常峰教授及他的山西團隊高剛教授等人員通力配合下,通過椎間孔鏡技術歷時一小時完成手術,效果非常滿意,而且背部只有0.7厘米的切口。術后第二天下地活動,沒有感覺到任何疼痛。劉先生術后,在全體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下逐漸康復,并于2018年8月4日出院。
常峰教授手術中
挑戰老齡難題,為患者除病痛
在常峰教授及其團隊治療好的無數案例中,有一個獨特的群體更加引人關注,那便是老年人群體。一直以來,對老年人群體相關疾病的手術和治療,是該領域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因為老年人相對體弱,并伴有其他各種不同程度的疾病。如何更好地為老年患者解除病痛,是常峰教授及其團隊面臨的重要課題和巨大考驗。
2018年10月11日,常峰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為90歲高齡的宗姓老人在靜脈復合麻醉下實施經皮椎間孔鏡下胸椎管狹窄、椎體后方骨化物切除、神經根管擴大、射頻消融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宗老腰部和左下肢疼痛一年,從開始的不能長距離行走、不能久坐,到后來的行動不便,晚上疼痛無法入睡20余天,生活質量急劇下降。患者家屬本身是某三甲醫院領導,該用的辦法都用過了,按摩、牽引、理療、針灸、吃藥、打針、封閉、輸液等等,甚至強效中樞鎮痛藥物也不能止痛。疼痛的原因也不能確定,核磁共振檢查顯示為下胸椎椎管狹窄,椎體后方骨化物壓迫脊髓,患者卻表現為右側下肢、臀部疼痛,翻身活動受限,不能站立行走,癥狀很不典型,這樣的壓迫會否引起目前的癥狀,專家們也很困惑。
正當大家感到一籌莫展時,家人經人介紹,邀請到山西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科常峰主任會診。常峰主任會診后,立刻明確診斷,并建議內鏡手術治療。一直以來胸椎管狹窄癥內鏡手術本身是禁忌癥,且胸椎管內壓迫又是鈣化物,禁區內完成這樣一位90歲的高齡并伴隨多種基礎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肺功能不佳、心房纖顫、腰椎管狹窄癥、重度骨質疏松、椎體楔形變、腔隙性腦梗等疾病這樣的病患更是手術挑戰。家人看著老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容,決定抱著最后的希望,于2018年10月9日來到山西省人民醫院脊柱微創科辦理入住。
常峰主任和他的團隊經過周密、嚴謹的評估準備,于2018年10月11日為老人進行了椎間孔鏡下胸椎間盤切除、骨贅切除、椎根管擴大成形、射頻消融術。手術歷經一小時結束,效果非常好,老人當時就不痛了,過去不敢動的痛腿立即就能抬得高高的。“太神奇了!困擾、折磨了她一年的病痛竟然如此快速就治好了!”老人的家人驚呼著。經過術后幾天的觀察,宗老恢復得非常好,并于2018年10月15日出院。
其實90歲的宗老在醫院開展的椎間孔鏡手術當中不是年齡最大的,常峰教授及其團隊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在利用椎間孔鏡技術治療復雜、疑難、存在手術禁忌癥的老年性椎管狹窄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已成功為數百名老人解決病痛,其中年齡最大的有92歲。我國老年性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治療,由此步入微創時代。
傳揚核心技藝,惠及千家萬戶
鑒于常峰教授的創新性技術及神奇療效,他受聘擔任山西省醫師協會微創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微創醫學會脊柱內鏡腰椎椎間融合聯盟中國區常務副主席;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骨科微創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全國委員;內鏡醫師分會脊柱內鏡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微創學組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脊柱微創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軟組織疼痛學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骨科分會副會長;SICOT國際矯形與創傷學會脊柱微創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務。
2013年以來,常峰教授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廣州、歐美等多地及世界脊柱微創大會等舉辦的椎間孔鏡技術高峰論壇進行學術交流和手術演示。舉辦全國椎間孔鏡技術學習班16期,培養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三甲醫院的學員,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學員近300余名,促使山西省脊柱微創專業在全國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力,吸引了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的脊柱疾病病患者前來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
一樁樁真實的案例,一張張患者及家人幸福的笑臉,記載了常峰教授及其團隊對社會最樸實的奉獻。醫學創新,造福的是全人類,受益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懸鏡觀天下,一洞察秋毫!作為學術技術帶頭人,常峰教授及其團隊任重道遠。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微創治療頸胸腰椎疾病這一國際賽道上,常峰教授及其團隊一騎絕塵,正在踏上更加燦爛的征程。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