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G7物聯啟動「追光計劃」直播第一期 —— 疫情下,貨運行業如何找回「組織活力」?為當下正在經歷焦慮的貨運經營者們找尋管理的辦法,讓各個創始人以及1號位重建信心,并把它傳遞給團隊的每一個人。
我們將當天的直播內容簡單整理,再跟著G7物聯人力資源&行政中心負責人于思昕和陳雪萍Grace的聊天重溫一遍吧。
思昕 :今天特別期待Grace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些曾經陪伴、服務過的企業/創始人的案例。
陳雪萍Grace :有一個base在上海的高管,差不多居家有 60 天了,但他的狀態還不錯。
他和我說是因為以前工作的時候特別忙,每天基本上睡覺四五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圍繞著怎么見客戶,怎么銷售,怎么能夠讓公司的銷售指標每個月能夠完成,搞得自己很焦慮。但疫情期間,他發現有一些事情做不了,比如出差,特別是國際業務,所以他就有了很多時間可以在云上和同事一對一交流,然后發現自己以前真的太不關注人了。
一開始除了談工作,他都不知道要談什么,后來發現大家會主動地給他提供一些建議,有一些很好的想法,這對業務反倒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我們覺得因為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踩油門開車。現在突然遇到鴻溝,我們重重地踩了一腳剎車。我們停頓的這一刻,其實是做了更多戰略性、組織、人、文化的思考。當然業務會受一定影響,但因為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接下來我們在業務馬上啟動的時候,就有更充足的準備。
思昕 :如何在一個組織當中建立起來比較靈活的內部結構?
陳雪萍Grace :圍繞著客戶從小作戰,建立小的單元,快速地去滿足客戶的訴求,而且是閉環。閉環的意思就是你要有跟客戶直接接觸的人,消息傳遞回來之后,有快速的響應。比如說你最好是有一個流程式的或者非常敏捷的一個虛擬團隊,然后你內部可以再設置其他強大的支撐平臺和職能,這是一個通常的做法。
思昕 :總結一下:
一是決策要快速,真正的 Leader 是能夠拍板決策的,減少決策鏈路和信息回流的鏈路,是非常關鍵的。
二是打破部門的邊界,小閉環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非常重要的叫做節點的 review 和 celebration ,其實就是一場一場的小仗,讓大家看到這種敏捷的組織能夠帶來的威力。
思昕 :我們公司大概 50 個人左右,平時都是我自己管理,有沒有高效的管理機制?
陳雪萍Grace :你要梳理一下這個決策,有一些決策要下放。可以先理一下自己每天忙的事情有哪些,占用時間比例是怎樣的,然后分一下類。比如有一些事情是比較戰略性的,有一些是戰術層面的,有一些是日常運營層面的,甚至是操作層面的。
創業公司 leader 容易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我如果讓別人去干,還不一定有我干得好,還不一定有我干得快,而且我自己也浪費了這個時間。
其實不是這樣的,組織越來越大的時候,自己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有舍才有得,你需要更多時間做體現你一把手價值的事情。比如說怎么更好地理解大勢,怎么更好地分析市場,怎么更好地去定義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然后怎么更好地去調動大家的士氣積極性。
思昕 :疫情反復,很擔心公司員工佛系,畢竟疫情過去之后我們還要打硬仗,這該怎么辦?
陳雪萍Grace :不要等,現在你就應該明確現階段你能夠打的硬仗是什么,然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不是每個人想要佛系,佛系是因為可能沒有事情,或者他覺得這個沒有價值,他才會佛系。一旦你調動起他的積極性,他做事情是有價值的,他是忙起來的,他不會佛系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首先你要定義出來,接下來馬上要打的仗是什么?一場仗打起來,就是在鍛煉你的人力,團隊實力增強,可以打更大、更硬的仗。所以這個是相輔相成的,責任還是在你不在員工佛系。
思昕 :最后,我們可以給到大家立刻馬上能用的tips :
首先我們緩解焦慮。武俠的世界當中非常會強調說對內功的修煉,叫無招勝有招,這個是非常關鍵的。
第二個就是起初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你對周圍人產生什么樣的期待,然后周圍人就會給你什么樣的行為反饋。作為 leader 來講,你對你團隊的期待是什么,你在傳遞什么樣的信息,你在營造什么樣的氛圍,大家就會給你什么樣的行為結果。
第三個是對于員工、團隊的管理是有技巧和策略的。我之前在阿里工作過,給大家分享一個阿里很有趣的管理方法,叫走樓。就是 leader 會不定期去辦公區走走,其實這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叫做現場管理。有管理者出現在那里的時候,就會自帶一種氣場,去影響到團隊的狀態。
疫情下的組織狀態或將是對貨運經營者的又一挑戰,但冬天終將過去,迎來春暖花開。也相信思昕和Grace的分享會讓大家正視疫情常態化和焦慮的心態。
接下來,G7物聯將繼續啟動「追光計劃」,第二期將和貨運經營者探討“如何做靈活的資產配置”,敬請期待吧!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