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婦女和女童點亮健康生命希冀,為歐加隆實現企業愿景與社會責任描摹藍圖
"點亮她的希冀"ESG戰略綱領的推出,將為公司持續深耕女性健康領域的創新與進步制定框架,并為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指引方向
"點亮她的希冀"健康可及計劃承諾,至2030年,歐加隆將在全球范圍內預防1.2億例非計劃妊娠事件的發生
全球領先的醫療健康企業歐加隆(紐交所代碼:OGN)于今日正式發布《2021年度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報告》(以下簡稱為"ESG報告"),并同時推出"點亮她的希冀(Her Promise)"ESG戰略綱領,全方位闡釋了歐加隆將如何切實幫助婦女和女童點亮人生希冀,擁有健康人生。
此次ESG報告的發布及戰略綱領的推出,正逢歐加隆成立一周年,充分展現了其"讓每一位女性擁有更美好、更健康的每一天"的企業愿景。
作為全球領先專注女性健康的醫療健康企業,歐加隆致力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解決當前的女性健康難題以及日益增長的女性健康挑戰。例如,全球有2億多婦女希望避孕卻未能用上安全、現代的避孕措施,且2015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每年有約48%,大致相當于1.21億例的妊娠為非計劃妊娠。[1]在"點亮她的希冀"ESG戰略綱領下,歐加隆將加大重點領域投入,持續探索戰略合作,以期加速引入改善女性健康的解決方案并提升其可及性,同時在公司內外積極推動性別平等。
"短短一年中,歐加隆在傾聽女性需求、投資女性健康的巨大未盡之需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始終專注于彌合女性健康領域的治療差距,比如非計劃妊娠、不孕癥、產后出血、早產、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細菌性陰道炎等疾病領域。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創新、改善藥物和產品的可及性,為那些尤其影響女性健康的疾病領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歐加隆全球首席執行官Kevin Ali表示,"首份ESG報告中提出的目標,將會為未來我們繼續前進、攜手合作伙伴來改變女性健康的現狀,提供明確的路線圖。"
歐加隆將從以下多個維度踐行ESG戰略與承諾:
幫助全球 69 個最不發達國家及地區提升低成本避孕措施的可及性。 基于"點亮她的希冀"健康可及計劃,歐加隆正在攜手全球合作伙伴開展有關生育計劃和理念的宣傳教育,提升低成本避孕措施的可及性。歐加隆的目標是,到2030年,為中低收入國家的1億名女性提供可負擔的避孕選擇。
重新定義女性健康并積極發揮該領域的創新力量。 歐加隆將專注于滿足女性健康領域的未盡之需,大力推進相關的臨床前實驗及臨床研發的持續發展。目前,歐加隆已在多個未被滿足的疾病和治療領域開始推進研發計劃,涵蓋產后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和早產等;
提高創新治療方案可及性,助力改善她健康,實現她的生命希冀 。通過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歐加隆計劃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同步提升治療女性產后出血的方案的可及性。同時將持續探索,助力保障生育治療的可負擔性和相關教育的可及性,填補在生育領域未被滿足的醫療缺口;
到 2030 年,全球范圍內實現歐加隆各級員工的性別比例平衡以及薪酬平等。 在成立之初,歐加隆的董事會即由各行業的資深人士構成,兼具了性別和種族的多樣性。目前,歐加隆董事會成員中70%以上為女性,是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的企業中,女性董事會成員比例最高的醫療健康企業之一。在中國,歐加隆也在多元、包容、平等、有歸屬感的職場環境方面屢獲殊榮;
支持向低碳經濟的過渡,致力于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 歐加隆計劃將水資源管理和循環經濟的原則納入企業運營模式。此次ESG報告中亦詳細闡述了為實現這一長期目標所采取的短期和中期行動;
在公司運營中始終堅守最高水平的道德標準和誠信守則 。
"我們致力于實現企業運營目標和社會貢獻目標的‘雙贏',并將持續貫徹公司的ESG戰略。"歐加隆全球董事會主席Carrie Cox表示,"我們很高興在歐加隆成立僅一年之際,就能夠發布這份全面的ESG報告,再次彰顯我們改善婦女和女童健康的追求和目標。"
歐加隆全球董事會的治理委員會,又稱ESG委員會,由五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主席是醫藥行業資深人士Robert Essner。
關于歐加隆
歐加隆是一家全球化醫療健康公司,專注于守護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歐加隆在全球提供超過60種藥物和醫療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覆蓋一系列關鍵疾病治療領域。依靠領先的女性健康業務、持續增長的生物類似藥業務,以及穩定的經典品牌業務,歐加隆能夠以強健的現金流優勢,持續投資女性健康領域的創新和未來增長機會。此外,歐加隆也在積極探求與生物制藥創新企業開展合作,發揮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國際市場中的規模與資源優勢,幫助它們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和全球化。
歐加隆在全球已實現大規模、廣覆蓋的發展,并具備世界一流的商業運營能力,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市,全球有超過9000名員工。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