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館是展示學校歷史背景,弘揚校園文化的重要平臺,它展示的內容主要包含學校的重要歷史事件、重要人物歷史足跡,也需要通過這些去體現學校的校園文化,吸引生源以及對外宣傳展示的一個重要途徑。而隨著人們對展示效果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數字化校史館則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校史館中一般會運用到哪些多媒體互動 技術呢?
滑軌電視
滑動電視機設置在類似軸的展覽墻上,面板或液晶拼接屏 作為背景墻,而滑動機械結構設置在前面以懸掛液晶電視。
滑軌電視機預先在背景墻上的不同位置設置了觸摸點。 當觀眾用手推動滑軌電視在軌道上移動時,滑軌電視在感應到觸摸點時將自動播放相應的內容,該內容可以是圖片文字或視頻。
教學影院
特效影院 具有主體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等特點。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可以真實感受到影片中的各種物件撲面而來,仿佛置身于影片的環境中,感受高新技術帶來的新奇體驗,同時更加生動形象的去體會了解課本知識。
立體放映系統由立體影片和立體放映設備組成,立體影片通常采用數字電影特技技術制作,通過計算機相關軟件建模、渲染,所生成的立體影片能夠達到一般攝像機難以達到的機位和拍攝角度。表現內容也多是由于高溫、高壓、高危或不在同一空間等一般攝像機無法拍攝的事件。
來人感應定向聚音罩
聚音罩又稱集音罩、定向喇叭、定向音響、定向揚聲器,主要用于聲音的狹窄角度傳播,可使聲音聚焦。聚音罩的主要特點是可以使各個區域的聲音互不干擾,在雙拋物線圓頂內的音質清晰,不受外界干擾。
聚音設備適合在多個特定區域中重復播放不同的展示內容。 聚音罩音箱將聲音傳遞給該區域的每個訪客,以便位于不同展區展品前的參觀者可以在欣賞當前展區展品的視聽內容時,而不會受到相鄰展區展品的聲音干擾。
博誠盛源 曾在青島某校史館中,采用定向聚音罩的同時,加入來人感應系統,當感應到參觀者游覽時自動播放展示內容。
3D 全息投影 沙盤
3D 全息投影 沙盤 使參觀者無需佩戴3D眼鏡就能看到立體的3D效果,能生動、形象、準確的展示出該學校的全景細節及形象規模等,空間感和縱深感都很強,虛實結合達到了亦真亦幻的效果,讓參觀者如身臨其境,漫游校園之中。下圖為博誠盛源 在承德某校史館中實施案例。
電子百科全書
電子翻書 系統基于動作跟蹤技術,適合任何投影機,液晶屏,LED大屏幕,等離子,數字視頻墻等。 將翻書參與者的動作轉換成圖形圖像互動反饋。 自帶翻書效果運行流暢。電子翻書系統運用到校史館中,方便學生自行翻閱瀏覽,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亦可用于校園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場所。
來人感應講解員背投播放系統
“背投”既背后投影,是一種假借投影與反射原理,將屏幕和投影系統置于一體的電視顯像系統。
博誠盛源采用的來人感應講解員背投播放系統是通過背投的方式投射的虛擬講解員,它能自動感應參觀者,當參觀者游覽至該區域時,虛擬講解員會自動出現并講解相關內容。
互動答題系統
包括海洋知識互動答題、交通安全知識答題、火災安全知識答題、宇宙知識答題。在這里,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及答題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寓教于樂是該套系統值得選擇的理由。
VR黨史教育
將VR頭盔與投屏器連接,此時頭盔里的畫面就投到了一體機的畫面當中,通過手柄進入安裝在頭盔的程序就可以開始觀看3D效果的畫面。通過該系統,學生可進行VR技術生動形象的進行沉浸式黨史教育學習。
精品錄播教室
精品錄播教室是一個全自動錄播系統,集多媒體技術、流媒體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模式識別技術于一體,實現課程的全自動、智能化錄制教室。
教師和學生的語音信號通過吊頂拾音話筒或領夾麥克風拾取,通過收集教師授課視頻,學生聽課視頻,授課電腦VGA信號,板書畫面,授課現場音頻信息,自動生成標準課件資源。同時生成標準的MP4文件,保存在錄播一體機中,智能視頻分析技術自動識別授課教師和學生在課堂間的動作變化,抓取每一個精彩鏡頭,無論板書,互動,課堂穿梭等行為,并且能精準定位。
精品錄播教室實現了在網絡中對自動錄制的課程資源進行直播和點播,并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課件編輯工具對課件進行后期編輯,終形成全自動、智能化的課程資源建設和應用!下圖為博誠盛源 為海南某大學實施的案例展示。
VR全景數字校史館網上展廳
VR全景數字校史館是校區校史館實景的數字化呈現。全景網上展廳采用全景拍攝技術,實現校區校史館實景720度無死角全景展示。同步添加了音頻、視頻、圖文展示、熱點導覽等內容,讓參觀者可以通過手機端、PC端遠程參觀校史館。
本項目主要運用VR全景系統程序開發,參觀者還可以把頁面調整成VR模式,通過佩戴專業的VR眼鏡設備,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
更多數字化多媒體實施方案可聯系我們,北京博誠盛源將根據需求為您定制實施方案。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