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顏值”并非就是“正義”!
移動互聯網二十年的發展,生活似乎越來越便捷,但我們的內心也越來越空虛,每天要被無數信息轟炸,注意力與耐心越來越少,只能屈服于“即時滿足”的生物本能。我們與人的交往只能越發停留于表面。
過去十年來,出現了許多基于陌生人社交的app。在“探探”花五秒看圖片決定自己是否喜歡一個人;在“soul”上花十秒進行匹配,然后三句沒要到照片就開始下一次匹配;朋友圈、微博、小紅書成了許多女生向外直觀展現自己的基地;十分鐘看完一本書,五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視頻爆火。
人們渴望最快最直接的信息,外表的好壞超越了人類幾百萬年積攢的各種智慧。 “在視覺上呈現出一個完美的自己”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絕對正確,甚至不需要資本再去布置任何“消費主義陷阱”。人人追求最大限度的物質,人生的目標也變成了“車子房子票子”。“金錢至上、顏值至上、物質至上”成為了暴力滋生的溫床。
在網絡上有對個人身材的羞辱,有對窮酸家庭的嘲諷,為了快速積累財富,網絡詐騙、殺豬盤,層出不窮。現實中為了發泄不滿的報復社會行為、快速斂財的高利貸組織、喪心病狂的毒販也屢見不鮮。
(東南亞大毒梟落網)
造成烏煙瘴氣社會環境的關鍵在于“過度在乎外表” 的信息獲取方式,我們需要靜下心來,了解別人的內在想法,重新建立人與人的鏈接,重新塑造這個時代。
0 2
是時候拋棄傳統 的社交 方式了
如果說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夸張的畫面不停侵擾我們的心智,已經習慣一目十行地瀏覽又一秒三行地遺忘,已經條件反射地去“看臉”社交……那么不妨,把眼睛閉起來,用耳朵去聽。
為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碼賽客app向傳統社交方式發起變革 ,提出“由內而外”的社交方式,采取音頻內容作為出發點,重新打造社交環境。
而音頻內容,我們并不陌生。在手機還沒出現的年代里,多少人的青春回憶是MP3里的一首首經典老歌,又或是一個個有趣的說書故事,人們會用座機電話傳達情感和想法,有趣的廣播內容給人留下的記憶甚至比今早看的頭條新聞印象深刻……
它關系到人類對意義的追尋,對自我的思考,比起動物性來說,更加值得被我們珍視。我們拭去表面的浮華去傾聽一個人的聲音,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后去調動,甚至不去調動我們的眼睛,這種由內而外的社交方式,正是我們所宣揚的。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傾聽者”,又或者,找到一個自己真心想去傾聽的人。
0 3
碼賽客——重新塑造 璀璨的文明 時代
在過去每個群星閃耀的時代,無一例外都是重視個人才華的時代。在唐朝,李白杜甫的詩篇傳遍大江南北,是那個時代的“網紅”,特斯拉、愛迪生的發明在報紙上頻頻頭版,那是工業革命時代的“網紅”,鄧稼先、錢學森、華羅庚是我們新中國的“網紅”,在那個時代科技、文化、思想高速發展,時代給了他們應有的重視與價值。
(鄧稼先、錢學森)
但如今我們這個時代的“網紅”,有著統一的姣好容貌,打游戲、閑聊天,對于社會的貢獻微乎其微。繁榮的表象下是一個人心中難以遮掩的孤寂,當大環境都在追捧外貌與物質,忽略人內心的思緒時,我們希望能通過聲音的方式,將真實的心聲傳達給屏幕對面的人
碼賽客APP作為一款音頻APP,需要的內容門檻更低,沒有了展現“外貌”和“所在空間”的壓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 進來, 在這里,可以輕松地記錄想法、傳授經驗、分享故事;也可以嚴肅地學習,深入地社交,這一切都基于純粹的音頻進行。
對于不愿暴露在社交矚目之下的人,在碼賽客APP上能夠 隱藏 你的 關鍵信息 , 隨心所欲的表達,分享自己的經歷、經驗,用聲音創造價值,實現高質量交流,去對抗紛擾的世界。
碼賽客APP也會通過運作機制杜絕 任何網絡暴力 ,通過音頻的交流首先就避免了對個人的人身攻擊,并且碼賽客APP會對任何不友好的、過分激進的聲音進行懲罰,對這個時代真正創造價值的個體給予肯定 ,確保這個純凈的發聲之地的友好與包容,打造良好的社區氛圍。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超過一半的網民是網絡音頻產品的潛在用戶,然而音頻移動互聯網app的滲透率卻不足10%,這是一片有著巨大潛力的賽道,整個互聯網音頻行業中都尚且未有能稱得上壟斷地位的平臺。
碼賽客作為我國音頻社交APP的嘗試者,也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新領域的開辟, 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的機會和可能的方向。
技術決定論已經在歷史中被一次又一次地證實,我們可以用它滿足人類原始的生物本能,也能突破人類精神發展的桎梏,創造下一個璀璨偉大的時代。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