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半年發展情況。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創新高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平穩快速發展,全球矚目。主要有三大亮點:
一是產銷規模再創新高。6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了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上半年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產銷規模創新高,市場滲透率為21.6%。
二是技術創新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達、國產芯片、車載基礎計算平臺都實現了裝車應用,不斷提高了技術創新水平。能源電池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量產的三元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時/公斤,無鈷電池達到了240瓦時/公斤。半固態電池接近量產狀態,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方面的產業競爭力非常強。
三是配套體系加快完善。上半年新增建設充換電設施130萬臺,同比增長了3.8倍,其中,私人樁92萬個,公共樁38萬個。買新能源汽車的人比較多,需求旺盛,公共設施建設至關重要。目前已經累計建成了1萬多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點,基本實現退役電池就近回收,方便了用戶
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了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穩定和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是保障汽車產業平穩發展的重要途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規模,促進汽車消費,為穩定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保時捷PEAP Plus+授權認證
(新能源方向)專業未來前景廣闊
在“政策制定者、國際組織首腦及全球汽車制造商領袖”閉門會議上,嚴博禹博士表示:“中國社會正在經歷飛速的發展與變革,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將逐步成為現實,并為大眾所普遍接受。我們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會快速增長。
上海博世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結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家政策,學校聯合保時捷(中國)培訓學院和PC,在保時捷認證專業基礎上,做了1+N復合型人才培養專業升級調整(PEAP Plus+),升級推出初中起點,學歷+技能新專業,保時捷PEAP Plus授權認證專業(新能源方向)。
該專業技能+學歷服務雙槳滑行,學生學完中專教學計劃的全部課程,經考試合格,頒發驗印并有統一注冊號的中專畢業證書,晉升大專后完成大專教學計劃全部課程,經考試合格,頒發國家承認、學信網認可、教育部注冊的大專學歷文憑及保時捷項目證書。考核合格可獲得安全操作證(低壓認證)、保時捷全球認證證書(考核認證)-保時捷(中國)培訓學院、德國萊茵TÜV新能源高壓認證(二級)-德國萊茵TÜV認證中心、新能源汽車檢測維修技師專業技能證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開設課程:新能源E-Hybrid;保時捷機電認證P01:EN、DME、EL、TR、CH、IS;保時捷鈑金認證P511、P512;保時捷噴漆認證P57;保時捷非技術認證:客戶關系管理CRM I&II、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 I&II、商務禮儀Business Etiquette、零配件業務介紹ntroduction to the Parts Business、保時捷售后流程Porsche After Sales Process、保修基礎培訓Warranty Training-Basic;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常識等等。
就業方向將面向全國各大保時捷中心、同等品牌(BBA)等企業就業。
保時捷PEAP項目就業喜報
“保時捷品質實習生項目”(Porsche Elite Apprentice Programme,即PEAP項目)是保時捷(中國)培訓學院聯手職業院校合作建立的培訓項目。PEAP項目致力于從國內職業院校選拔具備良好教育基礎和潛力的學生,通過在學校、保時捷培訓學院和保時捷中心分階段開展的集訓學習和企業實習,最終為保時捷中心培養和輸送具備銅級技術和助理級服務能力的青年員工。我校于2014年引入保時捷項目,獲官方授權成立德國保時捷(中國)PEAP項目認證基地。博世學校已連續四年是保時捷全國PEAP項目合作院校被錄取人數前列院校!
博世學校保時捷品質實習生項目,2022年遴選正在進行中,感謝各大保時捷中心對我校教學質量長久以來的信賴以及對學生的認可,遴選過程我校已有多名學生成功被各大保時捷中心錄取!保時捷品質實習生項目火熱招生中!在學習中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提升能力。
我國職業教育向陽而行
職教生的未來一片光明
上海博世汽車職業技術學校
最新專業招生計劃出爐
好學校提前選,好專業提前定
還未報名的同學們
抓緊時間搶占熱門專業名額吧!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