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輻射電磁波的方式不同,亳米波雷達可分為脈沖類型和連續波類型,目前連續波類型中的調連續波是主流方案。相對其他電磁波雷達,調頻連續波雷達發射功率較低、成本低但信號處理相對簡單,被亳米波雷達廠商廣泛使用。
雷達應用
交通領域是毫米波雷達一個新的增長點 ,特別是在中國,隨著新基建、十四五規劃等國家頂層政策的提出,正迎來一輪增長熱潮。按照應用特性分,交通毫米波雷達可分為測速雷達、流量雷達和觸發雷達三類。流量雷達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一種交通毫米波雷達,包括24GHZ和77GHZ兩種,從具體場景上可細分為交通信號控制雷達、事件檢測雷達、車路協同雷達及斷面流量檢測雷達。其中,路口信控是毫米波雷達在城市道路應用的重點 。
據賽文研究院數據,目前城市中還有超過70%的路口未安裝任何采集設備。據安信證券研究院和頭豹研究院測算,城市交通雷達占智能交通路側設施總成本的5~20%,2020年市場容量約23~95億,并將和車聯網產業一起以高達30% CAGR進行增長。
雷視一體機是近兩年毫米波雷達與視頻在交通領域中的創新產品。 毫米波雷達能測速度、距離、角度,但對于靜態目標無法檢測且結果無法直觀圖像呈現,無法精確區分目標類型;視頻容易受天氣影響,雷視一體機剛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市場應用處于起步階段。
交通雷達政策
2020年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及,要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等,統籌數字化交通工程設施、路側感知系統、路側計算設施等部署建設;2021年12月6日,工信部發布《汽車雷達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將 76-79GHz 頻段規劃用于汽車雷達,該頻段不能用于其他在地面設置使用的雷達,以及在航空器上裝載使用的雷達。 受該政策影響,未來交通雷達的頻段可能從目前主流的77GHz向79GHz-81GHz遷移。
為什么 77-79GHz 雷達在車載領域淘汰了 24GHz 雷達?
(1)體積更小
(2)距離分辨率高,因此與24GHz雷達相比,77GHz雷達有更高的測距精度,能更好地應用于高等級自動駕駛。
(3)速度分辨率高,可得到更高分辨率的距離-速度圖像,更好應用于汽車輔助駕駛、交通檢測等領域。
交通雷達未來的頻段選擇
基于毫米波雷達不同頻段的特點,應盡量避開77~79GHz頻段,并選擇距離分辨率、速度分辨率更高的頻段,同時考慮雷達模組的成本因素。目前交通雷達頻段以24GHz、77GHz為主,集萃感知使用的 80GHz 頻段正是符合 《汽車雷達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 的。 未來隨著《汽車雷達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的落地,預計公安部、交通部也將跟進相應規定或標準,來規范交通雷達市場。
集萃感知DPI-VR-800A雷視一體機集萃感知的人工智能雷達視覺融合一體機是一款集毫米波雷達、智能視覺攝像機于一體的智能交通路側感知產品,該產品將融合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的感知優勢,可逐步取代傳統視頻監控器和微波檢測器的分離式安裝,降低路側感知單元的安裝和維護成本,提升高速路側感知能力。
產品性能出色,可實現全天候全天時的實時精準路側感知,探測距離達450米,可同時覆蓋12車道,探測512個交通目標,識別5大類交通目標,20余種交通事件,融合檢測精度≥98%,融合分類精度≥99%。同時,一體化的設計具有傳輸延遲低、數據精度高、可拓展性強、易維護安裝等特點,并適應多種突發情況應用數據采集要求,相關指標均通過了公安部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認證可做到全天候全天時的實時精準感知,識別5大類交通目標,20余種交通事件,并適適應高速公路多種突發情況應用數據采集要求。人工智能雷達視覺融合一體機產品可在智慧高速項目中逐步取代傳統視頻監控器和微波檢測器的分離式安裝,降低路側感知單元的安裝和維護成本,同時目前已在無錫新吳區V2X車路協同項目、公安部交通所智慧交通項目、如東危險路段預警項目等全國多個智慧交通項目中落地。
(新媒體責編:pl123456xx)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