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為準確評估體育館、籃球場屋蓋網架結構整體提升與卸載的構件應力的安全狀態,同時為驗證網架空間結構施工后其受力狀態是否與設計狀態一致,采用光纖光柵傳感器監測技術對其進行應力監測,并對承載結構施工過程中易發生破壞的位置進行應力監測分析,同時通過比較卸載施工前后的殘余應力,評價網架結構安全狀態。案例中結構整體提升與卸載完成后構件應力水平均在安全范圍內。
工程構建的組織管理模式包含了戰略流程、職能流程、工藝流程和自善流程四個方面,該管理模式以BIM協同技術為核心,以流程牽引為理論工具,根據項目管理目標,分析任務要素,進行歸攏、聚集、整合、融通,在管理層面上組織、協調裝配式空間鋼結構的施工過程,并實現使施工作業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實現進度、成本、質量、安全等管理目標。同時發揮BIM協同技術對空間鋼結構裝配式施工進行動態預演、模擬優化,并應用流程圖作為目標實現的牽引力,科學地對施工進度、現場資源配置,構件與施工之間的管理控制,對任務節點進行要素分析,明確管理要點,從而有序的管理,使施工走向信息化、精益建造化,使得工程滿足“增效”的要求。
工程“流程牽引理論+BIM策劃管理+施工圖深化設計+裝配式施工”的組織管理模式既有導向的目標,也有進程的路徑,將傳統的職能式組織架構轉化為流程型組織架構,并且能夠系統全面進行管理策劃并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將工藝特性和實體特性通過流程牽引、信息化的方式表達,其核心競爭力在于任務要素的分解、過程動態閉環管理,并通過BIM協同技術簡化管理鏈中信息交互溝通的復雜路徑。隨著裝配式工程環境的復雜化和高動態化,采用BIM協同技術以虛擬建筑信息模型三維動態的視角展現,對施工過程要素與施工現場進行動態模擬,從而及時發現潛在問題,以達到優化配置資源的目的。案例工程組織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是工程與現代技術管控結合,亦在實踐中評價和完善組織管理模式,同時將建造過程與流程、信息化緊密結合,有利于提升裝配式空間鋼結構施工的管控能力,變革以往建造技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較低、單純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模式,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模式創新,提高工程建造品質,并形成高質量的核心競爭力和先發優勢,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依托綠色建造方式,積極探索和實踐全新的組織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能呈現系統化、集成化、精益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能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促使在實踐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裝配式建筑,深入地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舉措,案例工程以目標為導向,通過“流程牽引理論+BIM策劃管理+施工圖深化設計+裝配式施工”的組織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實現了項目管理的核心目標與流程、BIM協同技術的深度融合,為推動裝配式建筑組織管理模式的升級提供了經驗借鑒。當然,項目具體特征的不同,其管理模式可能會有所不同,如何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組織管理模式,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及在實踐工程施工中繼續探索。(楊延波)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