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的外因及內因共同驅動建筑工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由外部因素來看,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影響各行各業。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占GDP比重36.2%,其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造就了一批新型產業的誕生,也推動各行各業向著數字化轉型的方向發展。這是外因之一。
疫情及后疫情時代的影響,新冠疫情加快了其所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新冠疫情長時間席卷全球,改變了人類出行、工作乃至生活的方式,遠程辦公、協同辦公、智慧工地等適應多變環境及世界格局的工作方式已變為“剛需”,與建筑工程領域一貫現場辦公、集中辦公的模式相比,更安全、更高效以及更環保的數字化世界需要快速建立。在這一大背景下,傳統建筑行業的生存方式亟待更新。自2020年起,建筑工程領域的政策改革動作頻頻,定額弱化動搖了19世紀50年代以來的行業計價基礎,政策轉向遏制了建筑產業的發展源頭,而資本壓縮則限制了建筑工程領域一貫的生存方式。時移世易,建設工程領域的底層生存邏輯已經發生轉變,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提質、增效、節流的精細化管理方向過渡,數字化轉型就能助力這一轉變,憑借對其原有業務平臺以及數據中臺的整合及更新,疊加承載工具的使用,這一長期處于依賴密集勞動產生效用的行業,將挖掘到更多自身幾余以及新的發展方向。這是建筑工程行業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內因所在。
自“數字化轉型”興起以來,各行各業對其概念的定義、落地實施的方式眾說紛紜。其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將數字化轉型定義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數據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反饋的閉環,打通不同層級與不同行業間的數據壁壘,提高行業整體的運行效率,構建全新的數字經濟體系”。于建筑工程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則可以概括為以數據為生產要素,提高行業生產力,為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楊延波)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