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爆發以來,醫療行業系統數據資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聯易安產品研發團隊近期發現的Hospit勒索病毒,攻擊目標即是瞄準了尤為重要的醫療行業。
《醫療行業勒索病毒專題報告》指出:從醫療行業被勒索病毒入侵的方式上看,勒索病毒主要通過系統漏洞入侵和端口爆破,然后利用永恒之藍漏洞工具包傳播,一旦不法黑客得以入侵內網,還會利用更多攻擊工具在局域網內橫向擴散。哪么如何甄別一款優異的“勒索病毒防御”產品呢?國聯易安技術專家認為,應該看其是否具備以下“五個方面” 的能力:
一是通過威脅情報,實現“智能化輔助決策”。 傳統的安全防御,更多的是關注如何提升系統內部的防御能力,缺少對外部攻擊者的研究和了解,永遠處在被動防御的狀態。
國聯易安的威脅情報引入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互聯網上海量數據的收集分析,為客戶提供了攻擊發起者的背景信息,既可以指導安全防御體系建設,也可以直接用來發現安全威脅。
二是通過行為關聯分析,定位“攻擊動作鏈條”。 攻擊事件在不同的階段具備不同的行為特征,這些行為特征分開來看并不一定直接構成威脅,而原有的解決方案中并不具備將這些行為進行關聯分析的能力,導致這些安全威脅無法被檢測和阻止。
要實現對未知威脅以及未知勒索病毒的檢測,必須依靠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大量的行為日志分析和快速檢索,找出關鍵目標和威脅,對相關事件進行關聯分析,還原安全事件全貌,并進行有效的防御和處置。
三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 , 對抗“病毒變種威脅”。 傳統殺毒技術嚴重依賴于樣本獲得能力和病毒分析師的能力,基本只能處理已知問題,不能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防范,具有嚴重的滯后性和局限性。
國聯易安依托海量的威脅情報庫和惡意軟件捕獲能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訓練的未知惡意軟件檢測引擎,可以幫助客戶有效抵抗未知惡意軟件威脅。通過對海量樣本進行監測分析,能夠找到惡意軟件的內在規律,能對未來相當長時期的惡意軟件技術做出前瞻性預測,實現針對勒索病毒變種的有效識別。
四是通過AI仿真誘捕環境,誘捕“惡意程序發作”。 國聯易安基于AI技術,構建了智能仿真誘捕環境,可以實現對可疑文件進行高級威脅檢測。智能仿真誘捕環境通過接收還原PE和非PE文件,使用仿真環境、動態檢測等一系列無簽名檢測方式,發現傳統安全設備無法發現的復雜威脅,并將AI仿真誘捕平臺上的相關告警發送至分析平臺,實現告警統一管理和后續進一步分析。
五是通過威脅腦圖,顯示“直觀安全態勢”。 國聯易安通過可視化技術的利用,將原本碎片化的威脅告警、異常行為告警數據結構化,以便于客戶理解,從而省去了閱讀繁復報告的過程。可視化技術的利用使得客戶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網絡內的安全形勢,使得安全由“不可見變為可見”,不但帶來了更好的客戶體驗,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監控的效率。
國聯易安下一代勒索病毒防御系統,通過對服務器與終端行為數據的持續監控,對服務器與終端數據進行主動檢測和關聯分析,對檢測出的安全威脅實時處置防御,可以實現對安全事件的快速響應和威脅根源的快速定位。
國聯易安下一代勒索病毒防御系統,憑借國聯易安多年對惡意代碼的研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了基于AI技術的多維度勒索病毒檢測算法,構建了對勒索病毒及其變種的動態識別模型,具備了對勒索病毒及其變種的識別能力、檢測能力、防御能力的自我進化特點。
關于國聯易安
北京國聯易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原北京智恒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聯易安”,成立于2006年,擁有“國聯易安”和“智恒聯盟”兩個品牌,是國內專注于保密與非密領域的分級保護、等級保護、業務連續性安全和大數據安全產品解決方案與相關技術研究開發的領軍企業。公司多項安全技術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并且在政府、金融、保密、電信運營商、軍隊軍工、大中型企業、能源、教育、醫療電商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國聯易安除研發生產專業安全產品外,還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檢測與防護方案專家咨詢、源代碼安全評估、安全運維值守、智能終端安全評估、安全滲透測試、專業安全培訓等專業安全服務。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