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與法國制氫企業 Lhyfe 簽訂合作意向書
合作意向包括在德國赫爾佐根奧拉赫建造一家由 Lhyfe 運營的工業用電解制氫廠
工廠裝機容量達 15 兆瓦,將成為舍弗勒邁向 2030 年生產領域氣候中和目標的重要一步
雙方還有意建立技術伙伴關系,就獨家采用舍弗勒電解堆展開合作
汽車及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與法國制氫企業Lhyfe在綠氫的生產和采購方面簽訂合作意向書。根據意向書,Lhyfe將在舍弗勒位于德國赫爾佐根奧拉赫的廠內建造和運營一座裝機容量達15兆瓦的電解制氫廠。從2025年起,該工廠每天將向舍弗勒的赫爾佐根奧拉赫工廠及該地區其他客戶供應約3.7噸綠氫。
通過使用綠氫這種可再生能源,并利用電解制氫工廠的廢熱為赫爾佐根奧拉赫工廠設施供熱,舍弗勒預計這一舉措將大幅減少公司的碳排放量。此外,這座高效的制氫工廠還能夠為舍弗勒其他工廠設施以及其他地區的潛在客戶(如市政當局和加氫站)供應綠氫。除綠氫采購外,雙方還有意在技術方面建立合作,以推廣應用舍弗勒電解堆。
舍弗勒集團首席運營官安德烈亞斯·希克說道:"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化石燃料對舍弗勒實現2030年生產領域氣候中和的目標至關重要。Lhyfe是一個創新型合作伙伴,能夠滿足我們赫爾佐根奧拉赫工廠對綠氫的長期需求。這項協議凸顯了舍弗勒對可持續發展和氫能技術的戰略承諾。"
Lhyfe公司中東歐業務負責人Luc Graré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夠與舍弗勒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合作,為其實現2030年生產領域氣候中和目標提供支持。實現綠氫的快速供應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舍弗勒開展的此類大規模項目表明這項技術具備了一定的成熟度,這有助于提升市場信心和安全感,并增強投資意愿。"
用于大規模制氫的電解堆
氫能技術是舍弗勒集團的戰略性業務領域之一,也是集團2025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合作意向書,雙方還有意在技術上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舍弗勒將提供聚合物電解質隔膜(PEM)電解堆。電解堆由多個金屬雙極板組成,相互疊加形成電堆。在每個電堆內,通過電激發化學反應,將水(H2O)分解還原為氧氣(O2)和氫氣(H2)兩種基本成分。
舍弗勒集團工業事業部氫能戰略業務負責人Florian Windisch說道:"舍弗勒電解堆是分布式制氫技術的理想選擇。在與Lhyfe的技術合作中,我們將貢獻舍弗勒在這方面的技術專長,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進一步開發,以推動我們工業業務的發展。"舍弗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補充道:"這一合作關系表明,舍弗勒已經是創新電解水設備解決方案的首選合作伙伴。舍弗勒在氫能業務領域選擇了正確的發展方向。這一伙伴關系不僅能夠為我們的電解制氫和燃料電池業務提供支持,還將為我們在赫爾佐根奧拉赫新成立的氫能技術中心提供支持。尤其值得高興的是,繼與Symbio成立合資企業之后,我們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合作伙伴。與他們一起,我們將攜手共同推動氫能在歐洲的發展。"
舍弗勒集團首席運營官安德烈亞斯-希克(左三)、舍弗勒氫能戰略副總裁Stefan Gossens博士(右二)及雙方代表參加合作意向書簽訂儀式
與Lhyfe合作計劃中的電解水制氫工廠將采用舍弗勒生產的PEM電解堆
關于舍弗勒
作為一家全球性汽車和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70余年來始終秉承開拓創新精神,致力于推動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領域的創新與發展。依托在電驅動、低碳驅動、工業4.0、數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提供創新型技術、產品和服務,舍弗勒集團致力于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讓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續。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舍弗勒集團提供覆蓋整個動力總成及底盤應用的高精密部件與系統,以及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解決方案。舍弗勒集團2021年銷售額約為139億歐元,目前約有83,000名員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業。根據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數據,舍弗勒在2021年注冊超過1,800多項專利,是德國第三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
關于舍弗勒大中華區
舍弗勒于1995年開始在中國投資生產。20多年來,舍弗勒已成為中國汽車和工業領域重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資源服務本土市場"理念,舍弗勒大中華區致力于本土生產和本土研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與近距離服務。目前,舍弗勒大中華區擁有員工約1.2萬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長沙設有2個研發中心,在太倉、蘇州、銀川、南京、湘潭等地設有10座工廠,在北京、上海、沈陽、廣州、南京、濟南、成都、武漢、太原、重慶、西安、天津、大連、杭州、長沙、哈爾濱、鄭州、香港、臺北、臺中等全國各地設有20個銷售辦事處。從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華區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業。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