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走向復蘇。在債務危機、地緣政治沖突和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走勢并不明朗,但在危機中潛藏著不易察覺的機遇。作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經紀商,面對2023年的良好開局,ATFX從容應對行業挑戰,旗下多地辦事處積極主動破局,通過舉辦多種不同類型的投教活動,幫助廣大投資者建立起脈絡清晰、切實可行的市場投資策略,以實現盈利和財富增值保值。
在過去的數年間,ATFX已從不知名的小企業發展成為業界一匹黑馬,并茁壯成為業界排名靠前的經紀商。取得這一成就固然是企業苦心經營的結果,但更重要的是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企業多年來持續不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致力于投資者教育,與用戶共生共長的發展模式。堅持多年的重資產投入終得回報,如今ATFX已在全球四大洲建立了13家辦事處,可為全球用戶提供超過20種對接語言和24/5本地化客戶服務支持,這一服務支撐體系和服務品質在業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隨著ATFX市場版圖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了解到ATFX并加入其中。面對投資者熱情高漲的財富管理投資需求,ATFX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打造以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服務策略并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通過舉辦研討會、展會、講座等多種形式,以年均開展活動近千場次的頻率持續不斷輸出高品質的投教內容,幫助廣大投資者正確認識金融市場,鋪平投資進階之路。
線上+線下投教組合,用戶品牌共生共長
受疫情影響,近一兩年來企業市場拓展一度緩慢,企業適時轉變思路,線上同步直播+線下研討會的市場發展模式不僅拉近了用戶間的距離,還調動了用戶對品牌的積極性,為企業發展贏得了先機。期間ATFX重金投入研發的如人臉識別開戶系統、Adobe Sign電子簽名技術、會員中心2.0系統等金融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推出,切實解決了不同地區用戶群體需求和痛點,更贏得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產品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
發展至今,ATFX深知投資者的不易,更清楚每一次投資需要面對的諸多風險和挑戰。正因如此,ATFX始終致力于向投資者和客戶傳遞市場資訊所帶來的行情變化,以及長短期投資的的理念,助力樹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意識,從而為自己在市場上增添助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持續輸出高品質的投資者教育內容,幫助每一位投資者提升對金融市場的認識。
亞太區
ATFX亞太區首席分析師Martin Lam和ATFX環球市場(亞太區)策略師Jason Tee作為亞太區線上研討會主要講師,在每個月甚至于每個季度都會為當地投資者帶去市場熱點主題,以便投資者能夠抓住市場機遇。Martin Lam此前曾接受彭博社、國際金融報、英文虎報等媒體的邀約,撰寫財經市場分析報告。他們在線上研討會上積極與投資者互動,以“點、線、面、體”的遞進關系為主要推動方向,進而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最終讓投資者了解市場,以及儲備完善的基礎知識。
中東地區
ATFX早已在中東地區蓬勃發展,在此過程中開展線上研討會次數更是數不勝數。作為品牌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季度我們不僅會開展線上研討會,還會在每個重要數據公布前開展線上研討會。ATFX中東市場研究總監Ramy Abouzaid(Ramy)作為該地區重要的講師,他已積累了極高的聲譽,也因出色演講內容,倍受當地媒體的青睞。
拉丁美洲地區
ATFX在2019年已正式登陸墨西哥并進軍拉美市場,在墨西哥城設立了辦事處。隨著而來的便是多個業務的積極開展,通過定期舉辦研討會的形式,為墨西哥的投資新手和專業投資者提供投資者教育。ATFX拉丁美洲市場分析師Eduardo Ramos Romero亦是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為當地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優質多元的投資產品、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以及可提供多元化綜合交易服務的平臺等。
多媒體矩陣的觸達,提升投教的深度和廣度
多年的實踐經驗可知,投資者教育輸出應符合投資者最樂于接受的方式,這樣才能彰顯出成效。ATFX的投資者教育不僅僅是在線下線上,還通過提供Trading Central、Autochartist等工具,供客戶免費使用。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通過建立多個媒體之間的快速觸達,使不同的受眾獲取貼合實際需求的內容。這其中就包括官網市場分析的更新、新媒體平臺的深度環球報道和熱點追蹤。不僅如此,我們還與各大媒體深度合作,建立不同專欄欄目,從而擴大投資者教育的深度和廣度。近期,我們便于鳳凰網合作推出《價值觀察》欄目,通過專業的觀點呈現,將政策、理論、市場走勢融為一體,為投資者帶去市場熱點追蹤。
ATFX清楚投資者教育是持續投入且需要不斷創新的一項事業。正是了解至此,我們在未來的時間里將持續傾聽投資者心聲,加快建設以金融科技為中心的數據化投資者教育,結合不同投資者投資經驗和偏好,滿足差異化需求。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