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未來移動出行變革、新能源技術發展、消費市場復蘇以及相關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加速落地等影響持續擴大,技術創新正在汽車生態圈中掀起一場新浪潮,并加速重塑汽車行業生態格局。道通科技深耕汽車后市場領域近十九年,一直以來,專注于產品質量與性能的提升,不斷夯實技術基礎,提升創新能力,推動電能質量領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應對眼下的行業劇變,打造了一套新能源汽車“光、儲、充、檢”數字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2023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 (Automechanika Shanghai) - 深圳特展將以“技術·創新·趨勢”為主題,聚焦汽車行業的技術升級,為海內外與會各方呈獻最新的產業熱點話題及發展趨勢。此次,道通科技攜MaixiCharger系列交流充電樁、雙槍交流樁、直流快充樁等新科技為新能源汽車帶來非凡充電體驗。同期15日下午,道通科技中國區銷售總監蔡鵬針對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專業演講,并與同行資深專家就新能源未來的創新技術路線開展了深入交流。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更智能化的體驗與更低的使用成本讓更多的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把新能源車作為優于燃油車的選擇。但同時,續航里程與充電困難也讓眾多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車感到犯難,充電位緊張、充電速度慢等問題都對新能源車主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隨著續航超過1000km的車型陸續亮相,電動車里程焦慮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但充電慢、充電難依舊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從續航焦慮到補能焦慮,充電樁近幾年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成為新基建下的基礎設施,也造就了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充電樁行至下半場,競爭格局變化也圍繞頭部運營商們徐徐展開。
極速充電技術
一直以來,續航里程都是讓消費者在燃油車和新能車之間糾結的主要因素。充電慢目前仍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要痛點,充電樁本身的功率不夠高限制了車輛充電的速度。高壓高功率快充具備低能耗、高續航、輕重量等優點,能夠在更寬范圍內實現最大功率充電。
作為新能源車時代核心基礎設施的充電樁,現階段,高電壓平臺技術和與之配套的極速充電樁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解決方案之一。
道通科技單槍液冷充電電流最高可達650A,最高功率720kW。大功率充電樁可助力用戶獲得更貼近傳統燃油車加油的充電體驗。其領先拓撲算法及寬禁帶半導體應用,實現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7%,具備超寬工作電壓范圍150V-1000VVdc。除了緩解電動汽車用戶面臨的“充電焦慮”,還進一步縮短充電時間。
領先能源管理
21年以來,光伏儲能行業發展加速,國產光伏廠商加快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22年各類儲能模式不斷涌現,道通科技領先的能源管理技術,可為行業實現高效能源管理及綠色未來。
道通科技集成太陽能系統+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憑借可靠的硬件+AI軟件集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10%+,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光與能的開創性解決方案。此外,通過能源管理云平臺實時監控和管理,可及時監察充電樁作業情況,采用人工智能算法驅動,優化功耗。
AI 智能充電
隨著建設成本的增高,道通科技由AI驅動的智能充電算法,可有效節省運營成本。
道通科技AI智能充電技術通過對充電樁進行600項參數分析,可對充電樁故障進行預防預測,將電化學+大數據融合算法,實現風險提前預警,使得充電更安全,減少因充電樁問題導致的車輛電池受損情況。領先的AI算法,智能優化充電策略,最高可將動力電池使用壽命延長20%。
智慧廣告應用
充電站可以作為數據接口以實現大規模組網,利用規模化、集成化、數據化、網聯化優勢,打造“車-樁-電網-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智能充電網絡,擴展多種商業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
對此,道通科技增加了智慧廣告應用。智慧廣告應用可全自動對接全球廣告資源,通過AI客群匹配,實現精準的廣告投放。其領先的投屏技術,可支持實時互動。
充電樁新格局
隨著《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我國充電樁產業進入加速建設期,電動汽車市場在短期內滲透率突破5%,來到10%、15%,用戶規模也在快速增長,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必備配套,行業的市場規模和成長確定性也無可置疑。
結合新能源汽車后市場下出現的新機遇,道通科技利用自身深耕行業多年的豐富經驗,研發的四大核心技術驅動著行業發展,也將為行業提供新動力。道通科技憑借其傳統業務積淀的深厚根基和在新能源市場的提前布局,或許將制勝下半場。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