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交申請到幾十萬融資審批完成,智能匹配融資只需要幾分鐘就搞定了。資金周轉壓力減輕,春節復工后我們將加大招工加快生產。”廣東小玩具工廠的張老板對未來生產經營的信心變得更堅定。春節過后經濟復蘇進程加快,給小微企業注入發展強心針。《春節后小微企業發展信心調查》顯示,消費回暖后超五成小微企業有融資需求。助力小微企業“迎春復蘇”,在政策、金融機構、科技平臺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得到切實解決,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多措并舉,精準“滴灌”小微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合理增加消費信貸;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加強中小微企業管理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去年以來,一系列針對性政策持續發力,為小微企業紓困減負。國務院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提出了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的7方面舉措,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信心;黨中央出臺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力度;擴大留抵退稅實施范圍,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稅務部門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措施落實;央行等6部門推出系列舉措,加大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力度;國資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2022年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減免工作的通知》細化方案,系列政策組合拳真金白銀幫扶小微。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全球性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系列政策扶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得到有效緩解,但小微企業所獲貸款面臨著結構性失衡問題。艾瑞咨詢《2022小微融資發展與展望研究報告》指出,從經濟的貢獻上看,小微企業貢獻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口。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貸款有余額戶數僅占中國小微戶數的22.5%,目前仍有超50萬億元貸款需求空間未被滿足。
科技發力,破解小微融資失衡
小微融資供給結構性失衡的根源在于頭部金融機構業務下沉動力不足、小微企業數字化程度較低、供給側機構風控效果與風控成本投入產出難以平衡。而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不斷重構傳統金融價值鏈,金融科技發展已從“立柱架梁”進入“積厚成勢”新階段。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科技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夯實“安全底座”,助力金融機構精準獲客、智能化風控,賦能金融機構提升敢貸、愿貸、能貸、會貸水平,成為破解小微融資難題的關鍵手段。作為AI領域的深層技術,決策智能可對數據進行治理,挖掘和利用數據背后信息,讓機器具備自主分析、預測、選擇等功能,其能提供更加實時、高效的決策效率,從而解決了核心決策管理問題。
根據Gartner《2022年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決策智能將在不到5年時間內成為主流技術。當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將決策智能應用于全域業務中,降低銀行顯性成本,提升小微融資效率。
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中國AI決策領先企業薩摩耶云科技集團依托人工智能等核心科技優勢,為幫助銀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的能力與意愿,為“小微融資不可能三角”找到技術之解;其通過對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的有效運用,初步走出了一條“發展可持續、風險可承擔、成本可負擔”的獨特小微模式道路,對于觸達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下沉客群、智能匹配小微融資產品,并在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方面做出了有益實踐。
決策賦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我們做的是物流買賣,19年前的訂單非常火爆,資金鏈也充裕。但這幾年受疫情影響,手頭資金吃緊。如果不是你們及時紓困,我們可能真的挺不住了。”李先生在使用薩摩耶云科技集團小微融資解決方案從銀行獲得資金后動情的感慨。
李先生也曾嘗試過多種融資方式,但由于他名下的房產目前還處在按揭階段,不滿足銀行對抵押物的要求,多數銀行都無法為其辦理抵押類普惠貸款“為了籌措資金我是四處求人,但也杯水車薪。”
支撐李先生、張老板快速解決資金燃眉之急,背后是薩摩耶云科技集團一直以來打造的科技創新技術,助力小微降本增效擴面。薩摩耶云科技集團小微負責人指出,過去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癥結在于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往往沒有財務報表,銀行對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難以準確把握和評價。
“針對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通過自研VSM相似度算法,可以將金融機構產品個性化要求以及小微企業客戶與產品向量差異進行智能匹配,利用模型測算貸款額度、期限、價格等,形成授信方案,幫助金融機構精準篩選小微客戶和匹配信貸產品,提高決策效率。”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小微負責人認為,跳出傳統以財務報表分析評價客戶風險狀況和還款能力的方式,將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場景數據作為信用要素,推動數據標準化、關聯化,可實現把數據資產轉化為信用信息。“我們圍繞小微企業及關系維度對中小企業進行反欺詐檢測、信息核驗、信用評分等,并將數據評分模型等輸出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使用這些數據評分模型再結合自有的數據進行信用評分,會更好、更準確地對小微企業進行刻畫,最終在放款與否、貸款額度和利率的設定上做出智能決策。”
而針對小微融資風險控制方面,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通過深挖企業上下游產業鏈涉及征信、工商、行政、司法、財稅等多維度上萬個指標,以關聯圖譜、聯邦學習、遷移學習等先進技術建立小微風控引擎,對小微企業進行立體畫像。以“基礎決策模型+特色模型”的形式,幫助金融機構強化對小微企業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風險識別、預警、處置能力,形成風險全閉環管理。
“紓困小微企業,也就穩住了經濟基本盤。我國成功探索出普惠金融發展的中國式道路,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獲得性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賦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長尾小微融資難問題逐漸破局。未來,我們會更加緊密攜手政府和金融機構一起提高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讓金融科技發展成果能夠更廣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小微企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