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二冶以智慧拔高工程創新,以拼搏提升項目品質,在多方的認可下,企業依舊以大家的口碑為最高贊揚,為國家貢獻群眾認可的工程。
鳳凰國際傳媒中心工程富有創意的設計和奇特的造型展現給世人的是精美絕倫的建筑藝術,同時也是建筑史上難度極大的考驗。中國二十二冶參與建設,貢獻央企智慧,助推中國“智造”。
由于設計上的美輪美奐,對線條曲度要求苛刻,所以在鋼材選擇方面,對剛度和強度有嚴格要求,不僅要考慮到鋼板厚度對應材質,還要考慮扭曲對鋼材性能的影響。為此,項目部的材料員多次往返各大鋼廠,尋找鋼結構保持15-20度、偏差不超過5毫米的鋼材替代產品,通過請教國內外的專家,最終確定采用Q420高強度鋼材。好不容易鋼材型號確定了,生產問題又出現了,因為用量少,技術要求高,許多鋼廠并不愿意生產此類鋼材,項目團隊積極拓展溝通渠道,多方打探協調,最終確立了最優供應商
怎樣保證肋鋼達到更高的精度和圓滑度,是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又一難題。為了節約來之不易的鋼材,確保一次成型,也為了簡化加工難度,項目團隊根據圖紙形狀,1:1的比例預制了三合板的木質胎具,項目技術人員將空間圖轉化為平面圖,在出第一條模具時就出了1000多張圖紙,經過統計數據、不斷排版,耗時半個月的時間,進行反復驗證,最終確定了2張圖紙。為了更加精確的確定安裝位置,項目購買了4臺當時最先進的激光全站儀進行35度角測量定位,開始采用每500米一個定點,后來達到了每100米一個定點,精密程度可想而知,其中一個青年測量員在這段時間眼鏡度數就增加了150度。支模的過程也幾經波折,由于精度要求高,胎具制作緩慢而繁瑣,開始制作時,一上午的時間只制了2米多,木工漸漸產生了急躁情緒,僅制作第一根鋼肋的支模木工隊伍就換了5撥,項目部緊急聯系了曾經干過橋梁工程的支模隊伍,高價聘請了專業能手進行指導施工,漸漸從剛開始第一根需要1個月的時間、不合格率20%,到后來半個月1根,再到幾天1根,到最后平均9個小時出1根,工人們逐漸熟練、默契度也逐漸提高,支模速度也逐漸提升。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