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標準 ISO 4484-1: 2023 《紡織品和紡織產品 - 紡織品來源的微塑料 - 第 1 部分:織物洗滌過程中纖維損失的測定》正式發布。該標準提供了一種系統評估洗滌過程中纖維損失的方法,并考慮到真實洗衣條件的最佳表現,以獲得可比和準確的結果。權威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 T U V 南德意志集團(以下簡稱" T U V 南德")的微塑料測試服務,能夠支持紡織相關企業科學精準地獲悉不同纖維及其不同結構所釋放微塑料或纖維碎片,幫助企業全面提升微塑料的管控水平。
全球紡織業面臨微塑料挑戰,TUV南德助企業全面提升微塑料管控
微塑料是全球紡織業面臨的挑戰
衣物中的微塑料是全球塑料污染的一項主要來源,且常被忽視。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調查顯示,紡織品洗滌過程中纖維微塑料釋放量約占進入到海洋環境中初生微塑料總量的35%。這些不可降解的紡織纖維碎片,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將嚴重危及環境和所有水下生物。而"入侵"人類食物鏈只是微塑料的危害之一。鑒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對微塑料的管控已成為全球共識,紡織品制造商應積極遵循微塑料檢測標準加強對微塑料的管控,以遏制塑料污染。
微塑料測試有助于減少微塑料污染
紡織品在洗滌過程中會將微塑料排入海洋及其他水體。 測試紡織品的纖維脫落程度和測定紡織品洗滌過程中釋放的微塑料含量,有助于企業根據紡織品對環境的影響,采取適當行動,適當減少微塑料污染,并在后續開發出更加可持續、更少微塑料釋放量的紡織服裝制品。
作為全球領先、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技術服務供應商,以及可持續服務領域的創新者和技術服務的提供商,TUV南德通過對紡織品洗滌過程中釋放的纖維碎片進行檢測以支持企業防范微塑料污染。除了采用國際標準ISO 4484-1: 2023標準,TUV南德也提供AATCC TM212-2021 - 《家庭洗滌過程中纖維碎片釋放的測試方法》標準測試服務。TUV南德透過遍布全球網絡和完備的紡織品實驗室進行測試,從而助力企業評估自己的紡織品及其微塑料污染程度,通過減少微塑料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