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研醫齊話創新醫療器械發展,攜手并進共建創新生態圈
2023年3月29日,第七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政府主管部門、臨床研究機構、研發企業以及投資機構齊聚一堂,共同解讀行業趨勢、探討創新方向。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創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器械專委會")在大會開幕當日主辦創新醫療器械專業論壇,圍繞我國創新醫療器械發展的機遇與發展方向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旨在推動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第七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開幕儀式
乘利好政策東風,創新醫療器械專委會應運而生
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7.5%,市場規模和增長領跑全球[1],醫療器械相關支持政策也逐年加大。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醫深入參與的聯合創新平臺,大力促進中國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加強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醫藥器械研發體系與能力建設,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利好帶來了機遇,更激發了責任擔當,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創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應運而生,于大會前夕舉辦成立大會。
器械專委員會由44位委員構成,囊括行業各方資深人士,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面經驗與真知灼見。其中,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王廣志擔任首屆器械專委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有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顧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伊龍,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顧忠澤,北京協和醫學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系主任金征宇,以及元明資本創始合伙人、邁勝醫療集團董事長田源;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擔任秘書長。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消費升級、健康意識加強等因素驅動,加之醫療器械政策加持,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更廣發展空間。中國藥促會長期以來以推動我國醫藥創新為己任,通過成立不同領域的專業委員會為政府建言獻策,匯聚大量專家資源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為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器械專委會的成立將搭建醫療器械創新發展促進平臺,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做出貢獻。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
臨床需求驅動創新發展,產學研醫深度融合
醫療器械是一個多學科交叉、高知識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從技術上來說與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都有匯集,從應用出發需考慮患者的需求、臨床醫生的反饋,充分融合市場、新技術和臨床三大方面。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王廣志教授介紹,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催生了醫學診療方法的巨大變革,可以說創新醫療器械是推動了現代醫學技術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動力。器械專委會作為創新合作的新高地,將組織和帶領志同道合的產業同道研究交流,深化監管部門、臨床機構、高校與企業等多方間密切合作,對統一標準規范、匯聚人才和資源以及產學研醫融合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表示,過去三年醫療器械行業呈"百花齊放"盛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審批、上市速度加快。后疫情時代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對成熟產品的可及性需求和創新產品迭代需求強勁,全球頂尖跨國醫療器械公司在華研發投入穩中有升,尤其關注開創性技術研發與外部合作機會探索。身為醫療器械行業領袖,碧迪醫療也十分關注業務的專注度和靈活性,勇于擔起責任、發揮本土化創新優勢,將充分利用專委會這一平臺深化與各領域精英的合作,加強與產學研醫多元各方的溝通與配合,以新技術、新場景、新材料、新設計和新渠道推動行業開放創新、轉型,致力打造協作共贏的產業體系。
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
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體外診斷產業近年來呈快速成長趨勢,預計未來體外診斷產品的需求將隨著醫療就診量、診療人次的持續增長保持此勢頭。新冠疫情對于檢測準確度、檢測速度以及檢測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年以來實驗室檢測能力和速度發生"質"的提升。身處技術密集型產業,新技術新產品一直在不間斷地推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則是創新的動力引擎,加強各方溝通交流尤為重要。
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顧忠澤表示,十年磨一劍,如今我們已經在器官芯片的高精度跨尺度三維打印、細胞力成像、人工智能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自主可控,研發進展與美國、歐洲相關團隊齊頭并進。器官芯片可以被視為患者的"替身",能精準重現人體器官真實的生理、病理活動以及機體各種生物學行為、反應,為乳腺癌、胰腺癌患者等等找到更好的個性化、精準治療方案,也期待通過專委會平臺將此技術惠及更廣泛的患者人群。
在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創新醫療器械論壇最后環節中,元明資本創始合伙人、邁勝醫療集田董事長田源,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副院長、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療機器人硏究院教授顧力栩,北極光創投合伙人于芳以及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彭沂非共同商議新形勢下我國創新醫療器械發展的機遇與創新方向,碧迪醫療大中華區副總裁李平主持討論。
討論環節
到場嘉賓一致表示將會充分發揮各自擅長領域的資源優勢,積極參與醫療器械創新工作。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創新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將建立一個以專家、企業為主體、以臨床為導向、以市場為中心、以用戶為需求的開放、創新的生態圈,讓中國醫療器械國際化,實現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現場
[1]《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羅蘭貝格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