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各類電子產品、互聯網絡、移動社交平臺等普及快速提升,網絡信息空間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壓力來源于信息的復雜性和開放性。一臺手機、一個短視頻,編輯一段文字,即可成為“短視頻內容生態里”的爆點資訊。隨著短視頻行業的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拿起手機或電腦,開啟了內容制作的生產模式。然而,復雜混亂的內容信息,也解鎖了一部分虛假內容和博眼球、攢流量的財富密碼,這部分信息的產生,對社會和民間輿論都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和壓力。
同時,在大環境背景下,網絡空間的信息混雜也為許多不法分子提供了輿論戰的滋生土壤,他們通過輿論之手瞄準國家政策、社會的仇視情緒、民族大義和不知真相的網民,煽動整個網絡空間的戾氣之聲,以此作為要挾、發泄個人不如意情緒。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日積月累的怨氣將成為未來社會不安全的隱患之一。
各大自媒體平臺應設立“標簽化”的內容呈現
國家網信辦等部門應聯合應對目前網絡平臺內的“虛假信息、造謠以及網暴戾氣”等問題。在相關自媒體平臺發出來的信息源,應設立標簽提示,如“未證實”或“證實來源:xxx官方媒體”等,通過大數據平臺的信息抓取,可以有效幫助瀏覽者對內容的真實性做出評判。個人認為關閉或封禁自媒體賬號整體作用不大,反而引起社會民眾對此行為的疑惑。因此在自媒體平臺中,設置信息標簽化,有助于繁雜信息的歸類,更能有效降低未證實信息的可信度。而官方媒體機構,作為責任單位和社會輿論方向標,此時介入采訪或信息采集,通過官方媒體賬號發布后,自媒體平臺公司可根據大數據平臺的信息抓取有效的甄別自媒體賬號發出來的信息源是否為真假,自媒體平臺大數據中心即可通過數據更新方式改變“標簽提示”;如“已證實”或者“不實信息”,最終打破新媒體時代下的“真偽壁壘”。
“官民聯動”的新媒體時代格局,有助于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民間自媒體人根據提供的信息線索,官方媒體進行有效的采集證實,有助于網絡空間內容的真實性,同時也能為民間提供一個“敢說話、說實話”的窗口,而官媒可根據民間提供的資訊線索有效的跟蹤報道或信息證實,可以形成兩者之間的信息流通性和輿論真實性,雙方達成信息聯動,既可杜絕網絡信息的真偽查證同時,也能讓民間輿論擁有一個可說話的平臺;兩者之間共同建立健康安全的網絡輿論環境,開啟新媒體時代下的新篇章。方有念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