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福建公共關系行業論壇于5月19日在福州成功舉辦,來自福建省內多位公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企業與公眾關系”。據悉,本次論壇由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聯合福建省同心民族品牌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品牌文化雜志社、福建省品牌文化研究會公共關系專委會等提供支持。
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軍豪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天聽了這么多專家學者的分享感觸良多,目前國內還有很多企業對網絡輿論缺乏正確認識,更沒有把“公關”當作企業一項重要的工作。這些企業一旦突發網絡輿情危機,就會手忙腳亂,甚至不知所措,最終品牌形象嚴重受損。還有些企業還會導致股價暴跌,甚至因此而一蹶不振。詹軍豪認為,企業不是不需要公關顧問服務,而是公關顧問行業宣傳推廣不夠,導致企業對于公關的認識不足,未來相信會有更多企業重視企業的公共關系,并且能夠降低品牌出現公關危機的概率。
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戴程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新興國潮品牌或國內品牌在處理輿情危機方面沒有經驗,也沒有相應的內部處理機制或預案,像寶馬這樣的外來品牌之所以經常引發網絡輿論風波,有時候是姿態較高,還把今天的中國消費者當成幾十年前的消費者對待。有的企業盡管內部輿情或公關機制較為完善,但在機制的時候并沒有全員重視。新時代的輿情環境導致偶發性公關事件發生的概率變高,這對品牌應對危機的速度和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小事件翻車的概率變高。盡管絕大部分知名品牌都很重視輿情預警、應急處置,也有相應的機制和人財物保障,但是對于中腰部品牌來講,還是缺乏對輿情管理的重視,也相應缺乏配套的機構、機制等。
福建省同心民族品牌發展研究院院長王保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今社會,品牌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之路,而公關則是企業展示品牌形象和傳遞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品牌和公關緊密相連,相互支持和促進。品牌的提升需要公關的支持,而公關的成功也需要品牌的加持。
福建省品牌文化發展研究會(公共關系專委會)副主任、品牌文化雜志社執行社長胡鴻基對記者表示,隨著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和多元化發展,企業危機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時候愈發需要建立和完善企業危機公關機制,快速、準確地表達企業的立場和處理方式,降低危機的影響程度。
中國網海峽頻道新聞采訪中心副主編劉龍海認為,一些企業對危機公關重視程度不夠,雖然這些企業在進行品牌管理時將危機公關納入其中,并形成了相應的制度,但不成體系,不少只是停留在刪除或覆蓋負面輿情層面,當今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危機公關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該與時俱進,從戰略高度看待危機公關,做好輿論危機預判,給出預案,并結合新媒體的發展進行危機公關演練,著力提升危機公關處理能力。
南孚電池品牌總監余森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較于廣告,公關具備更強的可信度和推薦能力,因此在產品發展0-1階段,公關更加重要,大家不了解你,拼命廣告說自己有多好效率反而不高。南孚電池早期,聚焦關鍵電器,通過社區推廣,聯合女足運動推廣堿性電池,迅速提升產品滲透率和口碑,后來才打的廣告。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