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應性皮炎,規范化全程管理助力"健康中國2030"
5月21日,2023首屆輝瑞皮科高峰論壇(以下簡稱"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無癢愈膚,煥然新生"為主題,聚焦中國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以下簡稱"AD")領域,致力于搭建科學、開放、創新的疾病診療和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我國AD診療規范化,構建AD全病程管理體系,幫助更多患者實現"無癢人生",樂享美好生活。
中國工程院陳洪鐸院士、廖萬清院士擔任大會特邀領導嘉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建中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高興華教授、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王剛教授、復旦大學皮膚病研究所、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學軍教授為論壇特邀主席。此外,高峰論壇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頂尖臨床及藥學專家出席,全方位展現AD領域前沿進展。數千名國內皮膚科臨床醫生,也通過線上及線下形式參與本次論壇。
輝瑞中國區總裁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 表示:"作為全球首個研發炎癥免疫性疾病JAK通路的生物制藥公司,輝瑞在炎癥與免疫領域有扎實深厚的根基。深耕中國30余年,輝瑞始終以患者為先,不斷加速創新產品研發、引進和可及性的提升,力求讓中國患者享有與全球同步的高品質的創新產品和治療方案。秉承‘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的使命,輝瑞將繼續與中國政府、行業和社會各界密切合作,不斷推動中國皮膚科學科建設,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多皮膚科創新治療方案,同時,為提升診療可及性和皮膚科的規范化治療做出積極貢獻,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
輝瑞中國區總裁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
深挖診療痛點,積極推動構建AD全程管理體系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以慢性反復發作的瘙癢和多形性炎癥性皮損為特征的疾病。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特應性皮炎的患病人數日益增加,已成為非致命性疾病中疾病負擔第一的皮膚病[1]。
由陳洪鐸院士、廖萬清院士為此次大會作特別題詞 -- "無癢愈膚,煥然新生"。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院士、特邀主席、輝瑞中國區炎癥與免疫事業部總經理劉菁女士為大會主題做特別揭幕。來自政府、專家、企業以詩歌朗誦形式表達AD診療期望與患者心聲,攜手呼吁關愛AD患者,醫患共治,積極構建AD全病程管理體系,攜手共筑AD防控屏障,讓患者重獲別"癢"的新生,共迎美好明天。
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特應性皮炎也就是俗稱的‘濕疹',是皮膚科的‘頭號疾病'和‘老大難',病程長、易復發,同時劇烈、持續的瘙癢癥狀,給患者身心造成巨大負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張建中教授 表示:"臨床上迫切需要開展行之有效的特應性皮炎全病程管理,為患者帶來全方位、全周期、規范化、體系化的健康服務。"
張建中教授發言
"特應性皮炎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持續劇烈的瘙癢和皮損是其特點,也是困擾患者的‘老大難'。而患者未被滿足需求深層次反映出臨床上存在診療不規范,診治水平不均等問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高興華教授表示:"提升AD防治水平,需要來自政府、醫療機構、學會、企業、公益組織等多方力量,結合當下達標治療新理念,共同推動AD專科能力建設和AD規范化診療水平,強化疾病科普教育,提高創新藥物可及性,讓創新治療手段真正發揮作用,幫助更多患者獲益。"
高興華教授發言
"特應性皮炎多發于嬰幼兒和兒童。但家長對這一疾病缺乏認知,導致用藥不規范、依從性差,疾病控制不理想。從而引起病情加重,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馬琳教授 表示:"從目前治療手段來說,不可能‘一勞永逸',臨床倡導規范用藥,對AD患者進行長期有效的全程管理。通過疾病管理與合理用藥,讓患兒享受快樂生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姚志榮教授 表示:"近年來,隨著生物制劑、JAK抑制劑等創新藥物引入臨床實踐,給中重度AD治療帶來很好的武器。"
JAK抑制劑帶來創新突破,以科學助力患者"煥然新生"
控制瘙癢和清除皮損是AD患者的最迫切治療需求[2],頻繁、持續和強烈的瘙癢讓患者苦不堪言。《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近八成成人AD患者伴有中度以上瘙癢,38.3%的患者每天超過10次的瘙癢頻率,57%的患者每天瘙癢持續時間超過6小時,多數患者因瘙癢而睡眠困難,減少瘙癢癥狀是75.8%的中重度患者的迫切需求。然而,傳統系統治療方案對中重度AD患者控制不佳,超過75%的醫生對現有治療方案不滿意[3],臨床亟需更多創新療法滿足患者需求。
"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障礙是AD發病的核心機制,在其相互作用下,AD患者形成‘瘙癢-搔抓'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皮膚屏障損傷。"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教授 解釋說:"AD的長期管理應遵循健康教育、‘階梯式'分級治療、維護皮膚屏障,以達到長期清除皮損、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JAK-STAT通路在調節AD免疫發病機制中的多個免疫軸中發揮核心作用,參與皮膚屏障功能的發生,并影響AD炎癥進展的多個環節。作為JAK抑制研發領域引領者, 輝瑞產品組合及合作研發負責人,執行總監Martin David 介紹了JAK抑制劑的發展歷程:1993年輝瑞科學家首次確認JAKs激酶是多種疾病潛在的藥物靶點,并開展了多個靶點研究。在AD領域,為了獲得更好地療效和安全性,輝瑞結構化學家設計了小分子口服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阿布昔替尼,通過阻斷三磷酸腺苷(ATP)結合位點可逆性和選擇性抑制JAK1,在抑制AD致病相關細胞因子傳導的同時降低對無關細胞因子的影響,從而避免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呂遷洲教授 從藥物安全性及藥代動力學等角度分享JAK抑制劑的應用情況,強調JAK1抑制劑的使用需要多學科長期管理。呂教授指出:"中重度AD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需進行規范化的疾病評估,關注藥物的治療療效、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安全性及藥物的經濟性。對于AD病人的治療進行全程化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葉霜教授 分享了JAK抑制劑在風濕治療領域的應用情況,指出JAK抑制劑最早在臨床應用在風濕治療領域,多年來對不同治療背景的許多患者帶來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因此多國將JAK抑制劑納入臨床指南。
多方推動,全面構建AD標準化診療新時代
近年來,隨著生物制劑、小分子靶向抑制劑等創新藥物的涌現,達標治療(treat to target,T2T)將更好地推動AD的規范診療,為患者提供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T2T以患者需求為核心,幫助AD患者通過疾病管理,能夠很好地控制疾病,即達到癥狀緩解、皮損清除、生活質量改善和疾病長期控制的目標。
"‘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各級醫學學科高質量發展為AD專科建設提供契機,新的治療理念和治療方式,以及數字化發展,為以AD為代表的皮膚專病建設和學科創新發展提供了機遇。"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耿松梅教授 表示:"當前AD管理方案與患者臨床需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通過AD專科達標門診建設的實施,推廣達標治療理念,將極大提升AD患者全周期治療管理服務水平,為促進皮膚科及醫院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兒童AD規范化診療也是構建AD標準化治療的關鍵一環。湖南省兒童醫院湯建萍教授 介紹了兒童AD現狀及醫生和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如何做好標準化的長期管理。她表示,兒童AD患者以輕中度為主,傳統治療通常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和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但長期使用或不當使用可能產生諸多安全性問題。AD患兒的長期管理需要醫、患、家屬、社會的共同努力。
作為全球首個研發炎癥免疫性疾病JAK通路的生物制藥公司,輝瑞在JAK領域持續投入研發。輝瑞中國區炎癥與免疫事業部總經理劉菁女士 表示:"秉承‘科學致勝'的理念,輝瑞炎癥與免疫不斷突破創新,已成為中國非常重要的戰略領域。輝瑞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竭力滿足中國患者所需,助力中國患者得到與世界同步的創新療法。目前,輝瑞的皮膚科產品組合全程覆蓋輕、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滿足患者全病程的治療需求。未來,輝瑞將繼續加速創新產品的研發、注冊和上市,推動AD達標治療規范化和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幫助更多中國AD患者早日實現無癢愈膚,煥然新生的美好愿景。"
輝瑞中國區炎癥與免疫事業部總經理劉菁女士
此外,縣域醫療是中國醫療保健體系的基石,輝瑞始終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強化縣域醫療服務能力。高峰論壇期間特別設置了縣域分論壇,邀請來自多位縣域醫院的皮膚科行政主任,從縣域醫院AD診療現狀與挑戰展開,深入探討破局之道。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縣域醫院,以達標治療理念為導向,通過加強AD規范化診療來為縣域皮膚科室賦能,繼而實現縣域醫院皮膚專科高質量發展,最終促進中國皮膚科事業持續發展,為更多AD患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醫療服務。
[1]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免疫學組.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23; 56(1): 5-15.
[2] 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系統藥物達標治療專家指導建議 趙作濤 高興華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2年8月 第36卷第8期
關于輝瑞: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
在輝瑞,我們通過科學和全球資源為人們提供治療方案,以延長其生命,顯著改善其生活。在醫療衛生產品的探索、研發和生產過程中,輝瑞始終致力于奉行嚴格的質量、安全和價值標準。我們在全球的產品組合包括創新藥品和疫苗。每天,輝瑞在發達和新興市場的員工都在推進人類健康,推動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治愈,以應對挑戰我們這個時代的頑疾。輝瑞還與醫療衛生服務方、政府和社區合作,支持并促進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獲得更為可靠和可承付的醫療衛生服務。這與輝瑞作為一家全球卓越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的責任是一致的。170余年來,輝瑞一直致力于為所有依賴我們的人帶來改變。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