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金結公司濱州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體育場項目順利封頂之際
●武星宇、薛超慈
“熱烈慶祝濱州體育場項目鋼結構桁架吊裝圓滿完成”
4月13日,隨著禮花鞭炮聲響起,金結公司濱州市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項目-體育場最后一榀屋面桁架順利吊裝完成,體育場項目圓滿封頂。微風中,桁架上系的紅綢子隨風搖曳,在空中顯得格外耀眼。
濱州市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項目-體育場工程位于山東省濱州市黃河十路以東、黃河十二路以南、奧體東路以西、渤海十六路以東奧體公園內,項目總建筑面積接近16.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體育場、全民健身中心、地下車庫以及相應附屬設施。體育場地上建筑面積58105平方米,觀眾座位為34490個,內場設有400米標準跑道及場內競賽足球場地,滿足各項田徑比賽要求。體育場整體為大跨度弧線形懸挑空間異型結構,體育場看臺東西高,南北低整體呈現馬鞍型。體育場屋蓋投影外輪廓直徑約260米,屋蓋最高點標高約42.8米。鋼結構屋蓋結構采用空間桁架結構體系。整個屋面結構采用68榀管桁架組成,桁架懸挑端最大跨度39.773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濱州市全民綜合性體育休閑公園,有效拉動城市發展。
夯實地基 填補“馬鞍缺口”空白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由于濱州位于黃河流域一帶,土質松軟,且該工程標段巖土一層又為素填土,原有地基承載力根本無法達到施工要求,因此,吊裝前解決地基問題是濱州項目部面臨的首要難題。“如果施工路基承載力不足,履帶吊就會發生失穩現象,造成嚴重安全事故,到時候咱們之前的一切努力便會功虧一簣,地基問題確實是個棘手活兒。”工程研討會上,技術部長薛超慈補充道。現有內環路寬度不能滿足大型履帶吊行車,中間拼裝場地存在堆土且地面松軟,需將原有道路進行擴寬平整壓實硬化處理。濱州項目部經過研討會的協商,最終決定采用換土回填法,上面鋪C15混凝土硬化路基,再鋪設路基箱增加受力面積的辦法以化解此難題。
1000多立方米的回填量、640平方米的路基箱鋪設面積對項目部來說是個不小的工程量。但為了看到最后一榀屋面桁架能穩穩地落在“馬鞍”缺口處,讓完整的“馬鞍”呈現在世人眼前,項目部全體成員都紛紛挽起了袖口,鉚足了干勁兒。就這樣,他們先將場地處理平整,再用壓路機進行壓實,同時在對地面碾壓時,采用“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的原則。壓實后在拼裝場地內鋪100毫米厚混凝土,將500噸履帶吊行車路線和吊裝位置在原有內環路基礎上往內擴至15米,并在其地面鋪設200毫米厚混凝土和37塊路基箱。經過30天的奮戰,硬化地基的力氣活兒終于落下帷幕。500噸履帶吊車從鋪設路基箱的硬化地基上緩緩駛過,最后一榀屋面桁架穩穩落至“馬鞍”缺口處,濱州體育場項目順利封頂。與此同時,經全站儀復測,最后一榀屋面桁架合攏精度完全滿足工程要求。
黨建引領 確保“質量綠燈”長明
“質量”是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的體現,作為建筑產品的直接貢獻者濱州體育場項目自開工以來,就始終把“質量關”放在突出位置,以黨的建設激發紅色動能,推動黨建工作與質量管理深度融合,以對完美的不懈苛求,雕琢盡顯匠心的“極致作品”。
項目開工伊始,項目經理劉赫男便帶領項目部全體職工周密部署,協同推進,保證工程按施工網絡節點計劃高效運行。濱州體育場項目黨支部更是深化“黨旗飄揚、黨徽閃光”專項行動,持續掀起“搶工期、保節點、我奉獻、保質量”的大干熱潮。通過全員宣貫、質量標兵、技能競賽、創優爭先、考核評比、典型示范等黨建專題活動,全方位、立體式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營造了“全員關心質量、全員創造質量、全員嚴控質量”的濃厚氛圍。同時,濱州體育場項目黨支部還積極落實開展“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度,對制作的每一榀管桁架嚴格把控,對每個構件尺寸、每道焊縫都一一驗收,直至合規為止,為工程質量驗收保駕護航。實現了焊接一次探傷合格率100%的好成績,受到了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
櫛風沐雨見肝膽,砥礪奮進續華章。金結公司濱州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體育場項目將繼續緊緊圍繞“大品牌建設年”主題主線,時刻保持和發揚攻堅克難的優良品質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為二十二冶開創新局面,再創新佳績,再鑄新輝煌不懈奮斗。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