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應急管理體制的危機范圍不斷擴大,其覆蓋面從以自然災害為主逐漸擴大到覆蓋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四個方面,“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機構改革之后,繪制應急管理事業宏偉藍圖的第一個五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把安全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對城市安全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提出必須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大力提升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應急管理部門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匯聚和統籌協調樞紐和中心,信息化手段能夠助力事前預防和準備、精準監測預警、事中高效處置救援、事后恢復重建,整體提升綜合應急管理水平。2021年12月30日國務院同步印發了《“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安排了五類共十七項重點工程,明確要求推進國家、省、市、縣四級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和地方應急指揮平臺示范建設。基于多年政務服務、系統建設經驗,數喆數據積極響應,以“十四五”規劃和國家關于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工作開展的中長期規劃為指引,結合應急管理部門職責、工作內容和業務范圍,為充分發揮并穩固應急部門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的車頭和舵手作用,推出應急指揮平臺解決方案,協助應急部門實現應急指揮智慧化、扁平化、一體化管理。
方案概述
數喆數據打造的應急指揮平臺,通過構建廣域的通信覆蓋、全域的信息感知、統一的計算存儲、聯合的數據共享,為全域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監督管理、應急服務、指揮救援、資源調配、災后救助、事故調查和綜合保障等應急業務提供信息化支撐,打造平戰結合、預防為主的應急指揮數字管理體系。
平臺架構設計
平臺由綜合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和移動應急響應處置系統組成,綜合應急指揮調度系統(電腦端)利用已接入多個專業機構遠程監控系統,通過訪問入口內嵌一站式整合,提升已有系統訪問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事前預防預警、事發應急響應、事中應對處置、事后總結復盤的全流程的應急指揮調度數字化管理體系;移動應急響應處置系統(移動端)配置單兵移動終端,保障全程實景化指揮,來充分發揮平臺資源,形成合力、扁平化指揮,提升應急保障的綜合能力。
平臺服務架構圖
應急指揮平臺功能模塊
1.基礎功能
(1)值班值守
包括事前日常巡檢、預警提報、分級響應(應急事件臺賬)等功能。常態巡檢建立在已有的遠程監控系統之上,通過訪問入口內嵌一站式整合模式,提升日常巡檢工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分級的普通事件由值班值守團隊負責進行專業處置。
(2)應急指揮
包括重大事發災情研判、預案響應、指揮調度(態勢一張圖)等功能。在值班值守中接報的重大事件,自動流轉到“應急指揮”模塊,按照應急指揮分層指揮機制,建立應急指揮中心進行協同指揮。
(3)安全管理
包括安全生產事故推送、監督檢查、巡檢考核以及會/成員單位在線群呼、遠程視頻會議等議事功能。在值班值守中接報的安全生產事故自動推送到安全管理模塊,方便安委辦進行事故查看、匯總統計、事故趨勢分析及日常監督檢查、巡檢考核等操作。
(4)災后管理
包括事后總結評估、事故調查、復盤演練(應急處置案例)等功能。
(5)信息支撐
包括應急資源管理維護、應急預案管理維護、應急聯動通訊網絡管理維護。
2.拓展應用
(1)應急事故災害一張圖
基于歷史事故災害地理分布統計圖,聚焦高頻事故區域,重點排查整改區域內風險隱患,強化區域內防災減災救災專項培訓,基于就近原則優化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存規劃等;基于歷史事故災害時間分布統計圖,聚焦不同災害的高發時間段,提前針對性做好相關災害的防災減災救災的宣傳工作,強化期間的應急隊伍的監督巡查機制,落實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基本方針。
(2)應急處置案例知識圖譜
基于平臺積累的應急處置案例,依托人工智能的技術,建立完善應急處置知識圖譜,在發生類似的應急事件,第一時間進行智能關聯推薦,吸取過去失敗教訓,發揮過去優秀經驗,助力提升現在的應急處置能力。同時自動關聯應急案例主要處置人員和參與專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呼叫咨詢。
移動應急響應處置系統四大功能模塊
1.預警信息推送
值班值守團隊巡檢提報的預警信息,研判分級后及時推送給基層安全員進行核查反饋。
2.任務響應處置
快速響應應急指揮中心下達的應急處置指令,實時連線指揮中心上報處置現場情況、處置狀態和處置效果。
3.現場視頻通訊
快速建立信息連接,方便指揮中心實時了解前線不同區域的情況,也方便前線人員及時呼叫尋求指揮中心支援。
4.輔助信息查詢
快速查詢事故現場附近物資裝備、救援隊伍、應急避免場所位置信息,歷史應急事件處置案例以及應急預案等輔助信息。
方案亮點
應急態勢一張圖,應急事件全掌握
充分結合應急管理業務需求打造應急一張圖,通過融合歷史災害數據、應急資源、預警數據、視頻監測等數據,為日常巡檢、輔助決策和災后評估提供數據支撐,提升應急處置技術水平和信息化保障能力。
信息多方融合匯聚,監測維度全覆蓋
一是實現跨部門信息共享,接入風險普查底數數據,包括防汛、森防、安監、公安、地震、氣象等專業部門數據;二是接入外網專業機構監測系統數據,包括氣象監測、路況識別、安全生產監測等物聯網設備數據;三是應急物資及場所矢量數據。實現信息多方匯聚,為全域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自動化輔助決策,反哺應急管理業務
系統應急預警、處置預案關聯推送等自動化服務能夠第一時間提醒和輔助決策者做出反應,并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反復迭代精確結論,精準反哺應急管理業務,提高部門的應急管理能力。
移動端交互協同,信息精準速傳達
配置應急響應移動端,輔助日常巡檢巡查,當應急事件發生時基于GIS信息,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對值守、智慧及救援人員進行告知,為應急疏散、應急救援提供及時、準確的智能消息發布及推送。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