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山風景區今年將啟動有償救援,對違規逃票私自進入或不聽勸阻擅自進入未開發開放區域,陷入困頓或危險狀態等情形求救的游客或驢友,將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救援費用。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相比于2011年有關媒體所做的有償救援調查結果顯示,有49.3%的受訪者認為不應該有償,認為公民納稅已經包含了緊急救援的費用。而如今,絕大多數網友留言都支持有償救援。輿論的反轉不難看出人們認知觀念的改變和對違規行為依法處罰的認同。
有償救援是對違規者“任性”的必要懲戒
“薄罰不為慈,誅嚴不為戾”,適當的懲戒對遏制一些不良行為還是非常必要的。四川省亞丁景區是國內第一個出臺實施有償救援制度的大型景區。2014年10月,首位向亞丁景區支付了2萬元搜救費用的當事者白某認為,高山救援風險大,難度高,有償救援可以接受,但“不能先給錢才救人,肯定應該救人第一,而且費用標準最好由物價部門核定”。這個案例從當事人角度既認可了有償救援的費用支出,也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去年十一期間,3名驢友違規穿越臥龍自然保護區時被困山上,經過6天5夜的救援,他們最終獲救。隨后,臥龍森林公安局對3人進行了處罰。2016年5月,無錫男子鄒某獨自進入四川黑竹溝景區后音訊全無,家人及景區連續搜救17天未果,而后發現他現身拉薩。據悉該男子早已準備好此次“失蹤”之旅。事后,黑竹溝景區對鄒某作出罰款1000元并承擔搜救費用6.3萬元的處理決定。對于這樣的處理決定,許多網友都表示了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得有規矩,不守規矩就該受罰,產生了費用就應該承擔,違規者的錯誤不能由納稅人埋單。
有償救援是解決驢友“任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驢友生命寶貴,救援人員的生命同樣寶貴。大量救援人員面對大自然的風云變幻,他們不一定比驢友更強勢。許多事故正是因為一些驢友無視規則、置若罔聞而造成的。一旦出了狀況,救援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而實施有償救援則不失為封堵和解決他們冒險行為的有效方法之一。讓我們算一筆賬,2011年,14名驢友違規進入四川四姑娘山后失聯,數天的營救共花費成本超過10萬元。2010年復旦大學18名驢友被困黃山,上海警方與安徽警方聯動,最終找到了那18名大學生,除了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外,還讓一名參與救援警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近日又有新聞曝出三位山友私自違規攀登四姑娘山玄武峰,其中一名確定遇難。在不遵守規則的情況下,這些驢友常常把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這樣的救援也給施救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生命安全挑戰,而有償救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作用,教他們學會尊重規則、敬畏生命,同時要為自己的“越軌”行為負責。
有償救援有法可依,但仍需進一步完善
有償救援雖然還存在一定爭議,但在我國法律上也有相關規定。比如《旅游法》第十五條規定:旅游者違反安全警示規定,或者對國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暫時限制旅游活動的措施、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擔相應責任。第八十二條規定,旅游者接受相關組織或者機構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以法律的形式去確認有償救援,也讓人道救援和有償救援有了一個基本的界定標準和判斷依據,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去實施救援,其中的一些法律細節還需要不斷地補充和跟進。
伴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戶外旅游,我國有關戶外探險的法律條款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只有在法律不斷完善,人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違規冒險行為才會得到有效的遏制,才能讓我們的旅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也才能讓人們在安全法治的規范和引領下,不僅寄情山水、挑戰自我,而且學會尊重生命、敬畏規則,從而更好地領略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