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跑得快,全靠司機帶。“唐朝雄、崔連悅、周樹強、肖宏宇、皮志軍、王友發……”這一串業內響當當的名字,都來自一個組合——廣鐵集團廣州機務段“王友發動車司機技能大師工作室”。他們是中國最早一批高鐵司機,靠著自己的赤誠和堅韌,披荊斬棘,一路闖關,打造出被業內譽為的“中國高鐵司機第一天團”。(2月22日新華網)
“一日千里”在古人眼里,只會出現在“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種寄予美好心愿的詩歌里。但如今,隨著四橫四縱的步伐向著八橫八縱逐漸邁開。我們經歷了從綠皮車到高鐵,從“蝸牛爬行”到“日行千里”,從動車組到復興號,從省際動車組到城際公交車化的進程與改變。但我們所不知的是,這些變化有多么的來之不易。
隨著高鐵時代的來臨、人們生活水平質量日益提高、較為親民的價格也讓動車高鐵馳入了“尋常百姓家”。作為一種時代大背景下產物和尖端科技的操作者,“高鐵天團”成員們也以他們的行動來展現出獨特魅力與存在意義。
但中國高鐵與“高鐵天團”的出現也并非是迎合時代潮流下的產物,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的政策與大部分民意支持下邁開的重要一步,亦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的累積、提高的一種展示。而高鐵及其整個線路網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方便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向外述說了一個正在崛起中的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制造能力、民生意識正與世界接軌。
而從發展之初到現在,誰也想不到高鐵以及沿途停車的站點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經濟支柱及戰略發展目標。并且不止在華夏大地上駛滿火車與高鐵,還化身成為了一張傳遞“時代信息”的名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不僅如此,從排隊購票到互聯網+APP,從餐車盒飯到自主訂餐,從排隊進站到刷臉進站,這些舉措無一不述說著鐵路部門在迎接市場經濟“大浪淘沙”中展現出活力性、積極性與應變能力。我們不妨可以展望未來,隨著八橫八縱的大框架基本建設完畢,屆時,中國高鐵乃至整個社會與國家將會呈現出另一種勃然向上的場景。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