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虛假訴訟就應像上海一中院審結的這起虛假訴訟罪案那樣,依法對符合法律構成要件的虛假訴訟行為嚴厲懲處,讓那些虛假訴訟者偷雞不成蝕把米
近日,上海一中院審結該院首例虛假訴訟罪案,被告人金某某多次通過偽造借條、隱瞞實際還款等方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意圖從中套利并清償個人債務,法院二審作出裁定,維持一審作出的判處金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三萬元的判決(4月18日中國青年網)。
虛假訴訟是指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行為,有侵財與非侵財兩種類型,大多是為了達到侵占財產這一目的。近年來,通過虛假訴訟騙取法院裁判、以期實現非法目的的現象越來越多。虛假訴訟行為主要分布在民間借貸、房屋買賣、交通肇事等方面,而且多發生在關系較密切的當事人之間,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得非法財產或者轉移財產,或企圖以法院的裁判認定某種法律狀態,手段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虛假訴訟既妨害了正常的司法秩序,同時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像本案中,被告人金某某多次通過偽造借條、隱瞞實際還款等方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意圖從中套利并清償個人債務。
刑法修正案(九)專門增設“虛假訴訟罪”,加強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但時下,即使虛假訴訟東窗事發,也最多被處以罰款、拘留,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屈指可數。例如:一所謂的職業打假人在超市里轉了一圈,出來拿著罐奶粉說是過期的,向超市索取該罐奶粉10倍價格的賠償,計4080元,這一訴訟在一審時獲得支持,但超市不服提起上訴。法院細查,發現這罐奶粉根本不是這家超市所售,遂認定索賠者的行為是虛假訴訟,對其罰款1000元。但是,法院對這位虛假訴訟人僅僅處于1000元的罰款,這種處罰顯然有點輕。其實,這位虛假訴訟人已經構成了虛假訴訟罪。
從法律上看,虛假訴訟罪的要件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要具有妨害司法秩序的事實,另一個是嚴重侵犯了他人合法權益。虛假訴訟當事人捏造事實,無端挑起訴訟,導致司法機關多次進行審理和調查取證,耗費了大量司法資源,甚至導致一些法院有可能作出錯誤裁決。這種虛假訴訟,同時嚴重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也使一些單位因被起訴而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打擊虛假訴訟就應像上海一中院審結的這起虛假訴訟罪案那樣,依法對符合法律構成要件的虛假訴訟行為嚴厲懲處。總的來說,要有效遏制虛假訴訟的產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不僅要做好事后的依法嚴懲,也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加以應對。比如,探索建立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制度,依托現有的信息平臺比如被執行人失信系統以及其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對虛假訴訟參與人進行全方位的限制措施,擺脫以往單打獨斗的局面,使得懲罰更有威懾力,讓真正想利用虛假訴訟謀利的人偷雞不成還蝕了把米。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