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數每天過萬”只是生活習慣的養成,但無法替代大學的體育精神。
“步數每天過萬”成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生這學期的難題。這源于廣外為鼓勵學生課外鍛煉提出的新要求:每天鍛煉步數達一萬步以上,或當天在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煉不少于40分鐘;每周鍛煉需達標五次,至少有一次在體育場館練習專項內容不少于40分鐘。未完成者扣除體育成績的10%。
這體現出一些高校對學生體育運動的高度重視,旨在督促學生們培養體育運動的好習慣。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體育生活中去,這是一種管理智慧,學生們應以最大的胸襟來約束自己完成。
一些學生對“步數每天過萬”難以接受,既有體育精神的匱乏,又有習慣難以養成的陋習,F實生活中,這樣的善意督促被曲解為搖步器的熱銷,這無疑令人擔憂。
2017年《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質依然呈下降趨勢,只是下降速度趨緩。與此同時,肥胖率持續上升,每五年提高2%—3%。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要求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落到實處,高等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其實,體育健康與學業成績同等重要。去年,南開大學建立大學生體育畢業證制度。畢業要過體育“關”,從教育制度的設計來看符合全面科學的育人觀,是責任與有為、科學與擔當的體現。
俗話說,身體是本錢,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使人終生受益。這種剛性的約束有利于學生體育鍛煉自覺性的扎實培養,但這種以“證”來強制推進體育教育,缺少管理手段上的進步。
不能不說,“步數每天過萬”,是一個重要的善意提醒,更具人性化的特征,更著重于體育的生活方面,易于接受與執行。當然,對于一些規避行為的約束監管仍須進一步完善。
簡而言之,“步數每天過萬”只是生活習慣的養成,但體育之美、體育之技能這些教育同樣不可或缺。體育回歸本真、回歸生活、回歸常識,這無疑考驗著高校的管理智慧與擔當,也正是當代大學生必須直面與反思的。唯此,體育才能成為一種生活必須,成為一種行動自覺,“步數每天過萬”才不會成為新聞。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