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引發各地駕車司機的關注。消息稱,從5月1日起,天津高速交警已經在津薊高速和榮烏高速多個路段投入使用“車距違法抓拍電子警察”系統,對未保持安全車距的司機處200元罰款。
報道稱,車輛在高速公路行駛中,出現未按規定保持安全車距的行為,“車間距違法抓拍”系統可以實現攝錄抓拍。抓拍時,可以拍到兩張車尾照片和一張車頭照片,并可以從車尾照片中看出違法車輛與前車的間距和位移情況,之后將車頭與車尾照片比對,確定車輛前后號牌一致后錄入系統。對被抓拍的未按規定保持安全車距的交通違法行為,將對車輛駕駛人處以罰款200元、駕駛證不記分的處罰。
天津高速交警的這個舉措,之所以引發各地駕車人的關注,并不表示人們在質疑“車間距違法抓拍”系統的應用,也并非質疑車間距應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性。如果說黃燈是紅燈的緩沖間隔,以給駕車人留有判斷并采取相應動作的時間的話,那么,安全間距實際上也起著相似的作用。人們之所以質疑,說到底是因為人類的思維與判斷尚未進化到如此精確的程度,能夠精確到秒、米的準確把握。
人們當然知道秒、米的概念意味著什么。但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駕駛車輛過程中,對于這些,也只是大約、差不多此類模糊的把握。就如人們指揮車輛入位停靠時,只說“靠左一點”或“往右打點輪”,而不會說“靠左25厘米”或“往右打輪25.9度”一樣。在日常駕車中,人們在車流中不會先判斷出車道寬度是多少米,再想自己的車寬是多少米,最后通過計算車輛通過時左右應該各留多少距離,而往往是一眼便可大致判斷出車輛順利通過的可能性有多大。并且,所謂“順利”與否,也與駕車人的經驗、年齡、反應等個體差異相關。
黃燈間隔和安全行車間距,實際上正是考慮了上述個體差異的結果。對那些反應快速、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而言,黃燈似無存在的必要性;但對另外一些人而言,黃燈的緩沖期,可以為其提供更長的判斷和裁量時間,從而可以使其將車停在紅燈亮起之前。同樣,對于安全行車間隔也是在計算統計不同時速下剎住車時,車輛之間的安全距離,仍然是一個模糊數字。事實上,這些模糊規定的安全距離,在現實中也是行得通、起作用,可以保障基本行車秩序和安全的。
人們詬病上述系統的使用,不僅是因為擔心眼睛無法準確判斷距離而被罰,更擔心這樣的利益沖動帶來該系統的加速普及。那么,良好的初衷成了“念歪的經”就更不好了。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