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養老人是每個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尤其在老齡化社會,我們更應強調子女等扶養人的責任,著重對老年群體的物質保障和精神呵護
2017年5月下旬,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先鋒村村組干部到80歲的貧困戶張老太爺家走訪時,發現其已死在家中。經當地公安機關查明,因生活瑣事,去世的張老太爺獨自居住,去世前曾多次因病住院。當地的司法所、村委會等多次聯系其四女一子共五名子女,但子女方均未有效履行贍養義務。9月13日,法院認定五名子女犯有遺棄罪,分別判處5子女有期徒刑兩年至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不等(9月17日澎湃新聞)。
眾所周知,贍養扶助老人不僅是子女的基本道德義務,而且也是子女不可逃避的法律義務。因而,這5名對家中老人不管不顧,任由其死亡的子女,最終被判處刑罰并不冤。而從長遠看,相關部門還是應完善規則體系,強化執法力度,不斷形成威懾,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可以說,現實中,一些人對家中老人不僅未盡到妥善的贍養扶助義務,反而對其不管不問,使本來應得到貼心呵護,頤養天年的老人處于被遺棄狀態。雖然一些釀成惡果者最終受到了懲罰,但囿于相關規定的疏漏,導致很難對一些遺棄行為有效追責,僅能實施事后懲戒。
遺棄罪是指負有扶養義務的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可以說,法律規定的清楚明白,但現實中由于各種因素,難以對未釀成后果的遺棄行為追責懲戒。譬如,被遺棄者往往是年老、年幼、患病等弱勢群體,這些人往往行動不便,甚至沒有自主表達能力,需要依靠扶養人的幫助才能生存。那么,其一旦被遺棄,就會喪失求助能力,即其向外界或執法機關求助的概率降低。而作為施害者的遺棄人,更不可能自投羅網向執法機關求助,或者自曝家丑向基層組織求助。
這樣一來,被遺棄者便處于自生自滅的悲慘狀態。作為基層組織,對此也是無能為力,一般來說,很多人傾向于認為遺棄行為屬于家務事,外人不便干預。即便介入干預,由于沒有執法權限,也僅能勸說或者為被遺棄者提供微薄的救助,無法提供有效救助,更無法以強制力要求扶養人履行扶養義務。惡性循環之下,只有當出現被遺棄人死亡或者重傷的嚴重后果后,方能懲戒扶養人,卻無法在事前以剛性的規則要求扶養人盡到相應義務。
必須強調,扶養老人是每一位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尤其在老齡化社會,我們更應強調子女等扶養人的責任,著重對老年群體的物質保障和精神呵護。強調基層組織、老年群體權益保護組織的巡查、家訪責任,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報告執法機關妥善解決。
同時,有關方面要強化對遺棄行為的打擊力度,而不是等到出現嚴重后果時才啟動追責。還應降低追責門檻,只要將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置于無人管護境地,且經有關機關責令改正兩次或三次后仍不改正的,即追究其遺棄行為。以此倒逼人們盡到扶養義務,讓弱勢群體受到妥善、全面的保護,不至于境遇凄慘。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