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11月5日,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主持召開黨組會議時指出,要完善公交車、長途客車駕駛員安全防護設施,提高橋梁、隧道等安全防護標準。
上月剛發生的重慶萬州22路公交車墜江事件,仍歷歷在目。只因一名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就讓一輛公交車上十幾名乘客隨之罹難,著實讓人痛心。
這起慘烈的災難也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有呼吁民眾文明乘車的,也有建議規范司機履職行為的,還有人提出,一些基礎設施的建筑質量也亟待提升等。這些討論令人深思,也必然會觸動制度層面的某些變化。此番應急管理部的表態,就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保護公交車安全,必先從保護司機安全開始。
事實上,公交墜江事件發生后,重慶已決定,督促相關運營企業加大投入力度,為公交車輛配備必要的安全隔離駕駛室、安全防護網或防護欄等設施,要設立駕駛員與乘客的安全警戒線,建立安全警戒線管理制度和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為規范。
此外,南京、南寧等城市也紛紛表態,將為公交車駕駛員配備隔離駕駛室。而據北京公交集團介紹,2011年以來,駕艙隔離門已納入北京公交集團購置新車的出廠標配。目前,具備駕艙隔離門車輛已占總運營車數的70%以上。
災難呼喚更嚴密、更完善的保護,而現實經驗也一再證明,保護好“掌握方向盤的人”,是實現公交安全運行的基礎與前提。
公交車是一個流動的“小社會”,各種人群、各種情緒、各種復雜抑或簡單的巧合,均有可能在公交車上爆發。盡管這或許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對于公共安全而言,并沒有什么小概率。一旦出事,就是百分之百。近年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屢屢曝出乘客攻擊公交車司機的事例,個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之前不少人強調要公交司機保持克制,不要與乘客對罵,更不能放棄方向盤與之對打。客觀而言,像重慶萬州22路公交司機這樣的案例,確實屬于個案。現實中,更多的是忍讓的司機、委屈的司機、無奈的司機。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確實有必要采取切實措施保護好司機的安全。要知道,很多時候,忍讓并不能解決問題,而隔離出來的“保護層”,才是區分邊界的良方。
當然,保護好司機安全,絕非簡單地將司機與乘客隔離開即能夠實現。現實中,也需要有相應的辦法相互配合。比如北京公交,從2013年底開始即在公交車上配備公交乘務管理員,目前,全市運營公交車輛實現乘務管理員“全覆蓋”。有了乘務員,則很多矛盾可以讓安全員來處理、協調。此外,北京公交集團還啟用了公交車一鍵報警系統,遇突發事件可快速報警。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有12520輛車安裝了這套系統,中心城區線路已實現了基本覆蓋。
近年來,一些地方出于成本考慮,不僅很少為公交車配備乘務員,在設備投入上也缺乏熱情。很多時候,往往是將“安全員”的紅袖箍套在司機袖子上了事。此番重慶慘案,或許會是一個警醒,該重視公交車安全了。
在公共安全的問題上,從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保護好公交車司機,才能保護好一車人、一路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