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護費、玉米種植補貼款、清雪費……這些看似正常的賬目,卻暗藏著公款吃喝的影子。近日,在各地查處的許多違規吃喝案例中,一些干部不僅“貪吃”,還挖空心思通過虛假報賬“抹干凈嘴巴”,企圖將違規吃喝合理化、合規化。
自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公款吃喝這一“老大難”已得到明顯遏制。可從被通報的種種案例來看,明面上歪風是剎住了,但暗地里的“變種”卻還有不少——有的把公務函當“通行證”,與同行單位“換手抓癢”,互相給空白函報銷;有的在預算上動心思,“做大預算花小錢”,吃會議、吃培訓、吃工程……花樣繁多的走賬,成了公款吃喝的“暗門”。吃喝非小事,作風在其中。這些新變種充分說明,八項規定利劍高懸,許多干部雖心有忌憚,卻心無敬畏,總想著鉆空子、找漏洞,于是便有了“精致走賬”的敷衍之策。
既然發現了“暗門”,那就要想辦法堵住。其實,很多時候所謂的“精致走賬”并不精致,例如“一個月接待同一單位5次”等,只要多下番功夫,就不難發現貓兒膩。而另一方面,“貪吃干部”費盡心力在賬本上做文章,也與巡視督查多以賬目為抓手不無關系。這無疑是一個提醒:就像考核干部不能只看材料,還要走訪調研一樣,打擊公款吃喝要查賬,但也不能只在賬本上打轉轉。一邊強化財務管理、監督制度,一邊完善明察暗訪等調查機制,雙管齊下,“精致走賬”必然無路可走。
從更大范圍看,如今“四風”儼然也有越來越“精致”的趨勢。改頭換面、隱形變異、潛入地下等情況,都一定程度存在。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面對新形勢,我們既要堅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又要采用新思路新招數。而這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性的關鍵就是求真務實。只有秉持求實態度,不墨守成規、浮于表面,才能防止被各種“精致”表象蒙蔽,使得反“四風”陷入形式主義窠臼。常言道,“作風改沒改,百姓說了算。”在反“四風”過程中,除了體制機制的變革完善,更要多一點現實觀照,多一些群眾視角,深入實際、問政于民,惟此才能揪出那些紙面上賬本上看不到的問題來。
“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面對“地上”轉為“地下”的歪風,唯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