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車CEO李想發出“靈魂拷問”:“為什么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在續航、智能、性價比上面都贏了,卻仍未能改變特斯拉的銷量“碾壓”態勢?”這一問題揭開了當前自主電動車所處的尷尬處境。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國產特斯拉Model 3銷量約為1.5萬輛,環比增長35%,占國內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的比例為23%。事實上,月銷1.5萬輛的數據即便在燃油車中也名列前茅。而在一線城市的6月車型銷量排行榜中,特斯拉的“碾壓”勢頭更為明顯。如,Model 3在北京銷量為1876輛,是第二名奔馳GLC級910輛的兩倍有余;在上海,Model 3銷量高出第二名科沃茲1897輛;在深圳,Model 3銷量高出第二名卡羅拉904輛。
在新能源車市略顯疲軟的情況下,特斯拉銷量持續走高既讓新能源車企看到了希望,但也揭開了現實中殘酷的一面。正如李想所言,在續航、智能、性價比上,自主品牌的表現都不差。那么,特斯拉究竟贏在了哪里?
事實上,特斯拉高銷量背后,是市場對電動車的真實需求開始顯現。
以前,里程焦慮被認為是用戶痛點,車企陷入到高續航里程比拼的怪循環之中。但Model 3的續航能力并不突出,其銷量最高的版本續航僅為445km。而續航里程只有420公里的蔚來ES6在6月純電SUV的銷量排名中也是第一。這兩個例子證明,電動車盲目比拼續航里程的行為并不可取。
在李想看來,滿足客戶的充電體驗比續航里程更有競爭力。比如,特斯拉目前在華擁有超過2500個超級充電樁、2400個目的地充電樁,是自建充電樁數量最多的一家車企。而蔚來換電服務的推進也有助其銷量提升。
除充電體驗之外,筆者認為,特斯拉目前勝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提供的軟件價值,這是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特斯拉的主要原因。
當“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到來,產品能力開始逐漸成為附加分選項,自動駕駛、智能化駕駛體驗等變成了消費者更為關注的要素。摩根士丹利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車輛的硬件價值將占車身價格比例的40%,軟件占40%,車輛提供的內容價值占20%。如何提供無形性和不可分離性較高的軟性服務,成為車企該思考和培養的競爭力。
目前,傳統車企也開始加速換道。如,上汽集團軟件中心定名“零束”,并正式獨立成一個新主體;豐田汽車宣布將成立專注軟件的子公司;大眾汽車此前也宣布成立獨立的軟件開發部門。
但轉型并非易事,這意味著從未涉足過軟件的車企要傾注大量資源,甚至企業目標與愿景也將隨之改變。更為殘酷的是,車企需要警惕的對手或許早已不單單是主機廠,也可能會是軟件、科技、零部件等不同行業的公司。
對自主品牌車企而言更是如此。眼下,需要直面的現狀是我國電動軟件產業起步較晚,跨國車企掌握了大多數的關鍵技術并設置了較高壁壘。“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已經來臨,自主品牌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不能停留在比拼續航里程的怪圈中,而是要下功夫在充電體驗和黑科技研發之上。如此,才能在服務和軟件比拼的新賽道上獲得一席之地。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