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下周就要到了。隨著汽車消費的大眾化,各大電商平臺“雙11”的促銷內容已經從日常消費品蔓延到了汽車,今年很多汽車品牌都參與到了“雙11”,儼然也要把“雙11”打造成“購車節”。
“雙11”促銷大戰提前打響
時間雖然還不到“雙11”,可是網絡上的優惠促銷大戰已經打響。
記者在京東上看到,別克閱朗從11月1日已經5.99折開搶,英朗從11月7日5.5折開搶,北京現代昂希諾EV暢行版從11月10日5折開搶……
其實更多的汽車還是從11月11日開始促銷,全新一代瑞虎8自動精英版、寶駿360、寶駿E100等車型都是從11月11日開始5折銷售。有的汽車品牌更是將促銷時間段拉長,新寶駿全系車型“1元下訂贏大禮”活動從10月21日到11月30日,一直持續一個多月。
其它電商平臺也不遑多讓。天貓放出“雙11”購車百億元補貼的官宣,聲稱對20萬輛車單臺補貼最高8萬元,120款車型補貼至五折起。蘇寧易購聯合全國各大汽車品牌和大型商戶推出超過40款車型的“百億補貼”方案,在線上和線下渠道同時鋪開。
線上促銷搞得熱鬧,線下的商家也不甘寂寞。因為11月11日是星期三,所以這個周末11月7日也就成了線下和線上爭奪消費者的關鍵一天。
據記者了解,幾乎所有的4S店在這個周末都將舉辦團購或其它形式的促銷活動。11月7日下午,河北維德吉利4S店將舉行“惠聚雙十一 豪禮享不停”活動,提前預交110元門票暢享三大禮遇。河北惠通陸華捷豹路虎4S店在11月7日下午也將舉行團購活動,有到店禮、評估禮、訂車禮等多重禮品贈送。
五折促銷的大多是新能源汽車
總體來看,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競爭較往年更為激烈,低至五折的新車促銷已然成為今年“雙11”的“常規動作”。五折買新車,對消費者的誘惑力的確不小,其中有什么門道呢?
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上發現,這些五折促銷的汽車大多數是新能源汽車。一輛指導價14.98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威馬EX5-Z,“雙11”補貼至五折,僅售7.49萬元;一輛指導價16.28萬元的吉利幾何C,補貼至五折,僅售8.28萬元;一輛指導價4.98萬元的寶駿E100,五折購買就是2.49萬元。用一半的價錢拿下新車,怎么看都劃算。
相對于新能源汽車五折“跳水價”的大優惠,傳統燃油汽車的折扣明顯“縮水”了。一輛新款奧迪Q3轎跑,“雙11”可享受的補貼是1.1萬元;別克昂科威S則可補貼2萬元……優惠最大的是一輛上汽MAXUS T60,補貼達到4.6萬元,但這是一款原本受眾面就較窄的皮卡車,除此之外就是在乘用車市場上表現一般的車型或品牌,如奇瑞、雪佛蘭等。像別克、大眾等相對暢銷的歐美品牌,不僅參與車型少,優惠也較少,僅幾千元補貼和禮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雙11”不再局限于“線上下訂購車,線下提車”的單一模式。如某電商平臺針對一部分汽油版車型推出“折上折”,其“雙11”汽車補貼是在線下各種優惠之后再疊加的實在優惠。購車者可在經銷商門店談至最低價后,再使用以上的平臺補貼,確保消費者在“雙11”期間購車得到最實在的優惠。
線上購車應留意細節
“雙11”汽車促銷力度確實夠大,有的消費者在網上下訂單搶購的時候歡天喜地,而到真正線下交車款提車的時候卻與商家發生了糾紛,往年曾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今年通過網上購買這些車是否可靠呢?記者瀏覽電商平臺“雙11”促銷頁面發現,參與今年“雙11”活動優惠的車型,主要有三方面渠道。第一種為汽車企業在電商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如上汽通用別克官方旗艦店、長城汽車官方旗艦店等;第二種則是平臺自身的旗艦店,如天貓汽車旗艦店;第三種則是第三方購車平臺或APP在天貓的官方店,如彈個車汽車旗艦店、大搜車旗艦店等。不同渠道根據自身情況,推出的優惠補貼也是有所區別的。無論是哪種,購買前建議細讀規則,避免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總結以往線上購車容易產生糾紛的環節,河北惠通陸華捷豹路虎4S店市場部經理王君肅認為主要有四個環節消費者應該特別注意:一是付款流程,在電商平臺買車操作流程比較簡單,加入購物車就行。但要先支付數額不等的訂金,搶不到這輛車,訂金可退。
二是支付尾款,不同平臺或品牌有不同規定。有的是直接抵消1000元或者2000元的新車價格,有的則需與4S店核銷。一定要看清楚規定,尾款是支付給電商平臺還是廠家指定的第三方平臺。
三是提車環節,在電商平臺完成購車后,線下提車也是關鍵的一步。消費者應該注意,汽車這類商品廠家是不會“送貨上門”或“包郵”的,提車一般是去平臺或廠家指定的經銷商。
四是是否產生額外費用?在“雙11”網購新車,讀懂商家的細節非常必要。特價車一般是特供版,這意味著4S店不一定會有這款車型,需要廠家直供。所以線下是否會被收取運輸、車貸等其他服務費用,一定要看清楚網上購車的條款。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