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汽車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在競爭全球化時代贏得新賽點,是當下中國汽車產業最為緊要的課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提前布局、優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環境,使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新四化”的賽道上已然占據了先發優勢,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又將釋放出中國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進一步打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想象空間。在全球汽車產業競爭的主陣地,只要發揮優勢、搶抓時機,中國汽車產業將沖上全球汽車產業制高點,創造世界工業史的下一個奇跡。
站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汽車行業的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探索中國汽車產業獨特的發展路徑。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修訂鐵路運輸標準 適應電動汽車消費擴張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隨著歐洲等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在海外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同時,包括外資、合資在內的各大主流車企,都將中國定位為重要的全球產能輸出基地。隨之而來的是大量新能源汽車跨境物流需求,但目前的鐵路運輸標準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運輸成本和運輸中產生的碳排放,影響了各大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散件的出口。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李書福介紹,中歐班列的開通為汽車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物流線路,然而由于目前實行的鐵路運輸行業標準是基于數十年前的市場環境而制定,對于鋰電池運輸嚴加禁止,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口。
李書福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主要通過海運方式,其成本高、周期長,且面臨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在運輸過程中也帶來了大量碳排放。相較海運和陸運,鐵路運輸有巨大的優勢,尤其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其經濟性、穩定性和碳排放全面超越海運與陸運。得益于歐盟對于電動汽車進行鐵路運輸無限制的友好法規環境,諸多歐洲車企已經開始選擇使用鐵路進行長距離的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汽車產品運輸。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與產品設計、制造工藝、質量管控、零部件生產、產品使用、充電和維修保養等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密切相關。在當前市場成長的關鍵階段,各大車企都把電動汽車安全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重要指標,通過各種技術要求與制造標準來保證電動汽車安全,其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李書福表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中國已經明確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國家戰略,這也是踐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2020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潛在消費市場將逐漸從一二線限購城市向三四線非限購城市擴張,市場潛力巨大。
因此,李書福建議,根據電動汽車的產品特性,對現有標準進行適應性修訂,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新階段的市場需求,使電動汽車、鋰電池散件能夠依法合規通過鐵路進行高效、安全、經濟的運輸,助力實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內發展與全球主流市場開拓。
同時,李書福建議行業機構、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結合新能源汽車特性與鐵路運輸的行業管理要求,制定相應的產品安全標準與運輸管理規程,并考慮市場與企業需求,適時開通新能源汽車運輸專用班列,滿足中國車企“走出去”以及歐洲地區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
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優化居民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表示,充電問題是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關注的重要問題,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解決用戶充電顧慮是國家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必要先決條件,也是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有力保障。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系列文件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但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問題亟待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
周福庚表示,當前私人購買占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增加,私人用戶占比由2016年的47%增加到2020年的72%,二三線城市用戶大幅增加。而隨著私人用戶占比增加,居民區充電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不同類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出現分化。根據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數據,2020年全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6.2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29.1萬根,同比增長12.4%,但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依然不高,僅17.1萬輛,同比下降24.3%,私人充電樁的安裝量明顯落后于新能源汽車的銷量。
另外,“私人充電樁建設進小區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多表現為物業及業委會以電力容量不足、安全性等問題不配合或阻撓業主在居民區安裝私人充電樁,由此衍生出充電難、充電貴、加劇里程焦慮等問題,影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新興產業,經過第一個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在第二個十年將是走向成熟發力的階段。現階段,做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頂層設計,破解居民區充電樁建設難題,對于構建新能源汽車相較于燃油車獨特優勢和在全生命周期內的使用成本比較優勢,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向市場驅動轉變有著重要意義。”周福庚表示。
周福庚建議,國家層面制定面向2035年的充電樁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居民區、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區域兩類充電設施網的建設方向、標準及實施路徑,給予地方政府及市場明確指引。加快居民區整體智能有序充電管理模式及個人已建充電樁有償共享試點,總結經驗進行全國推廣,提升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同時,周福庚建議將居民區停車位電氣化改造納入充電設施建設獎補的范疇,給予專項建設資金支持,積極推進現有居民區停車位的電氣化改造,對專用固定停車位按“一表一車位”模式進行配套供電設施增容改造,每個停車位配置適當容量電能表,確保滿足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用電需求,并以立法、條例、通知等形式,明確居民區充電樁建設流程,縮減不必要的證明、承諾、免責等文件,壓實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居委會對業主委員會、物業的管理責任。國家及地方有關責任部門做好督查及追責,推進規定及文件執行到位。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強化車載芯片產業生態融合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提出了九項建議,包括突破車載芯片“卡脖子”技術、統籌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測試準入互認、加強對自動駕駛應用的法規政策支持等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
尹同躍表示,芯片產業是一個集技術、資本與人才一體的產業生態,建議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明確車載芯片國產化率發展目標,加大芯片產業鏈建設、重點扶持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成立芯片創新發展平臺,從標準、規范、人才、技術層面給予芯片行業、零部件行業與整車以支持,并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在產業鏈生態上給予政策鼓勵以及資金支持,推動芯片生態與部件生態、整車生態融合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近年來在中國推廣迅速,但由于各示范區場景、設備、方案的不同特點,作為主機廠端推進多場景應用會付出多重的準入及通訊協議匹配投入。
對此,尹同躍建議,建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測試車輛上路準入結果互認機制,各國家級測試示范區使用統一的C-V2X通訊技術,國家層面推進車企上市新車具備嵌入式的蜂窩連接功能,建立芯片底層交互標準。同時,鼓勵地方建立C-V2X應用示范區,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支持。
針對自動駕駛應用,尹同躍建議,加強法規政策支持L3級以上自動駕駛在低速場景下率先運用,包括推進L3級自動駕駛在低速場景下積極探索、先行先試,開放L3級自動駕駛在低速行駛下的路權等。
另外,尹同躍表示,當前國際航運系統通過收購和并購等措施,逐漸形成行業壟斷,加上全球疫情影響,導致集裝箱出口運價大幅上漲、眾多航線爆倉缺柜以及準班率大幅降低。為保護中國企業出口,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建議國家統籌規劃分散在商務、海關、交通等部門的國際航運監管職能,對重點航線海運價格波動、運力情況實施重點監測,及時掌握市場供需對接情況,了解企業政策訴求,指導航運企業提升經營效率、規范收費行為,并及時出臺精準性支持政策,防范國際海運價格上漲對沖我國穩外貿政策效果,幫助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影響的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我國外貿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尹同躍還建議國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國國際物流企業的運力,在增強我國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同時,協調國有大型航運企業,穩定運價,彰顯擔當,保障行業安全,支持中國外貿企業“走出去”。
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漢如:零碳排放氫氣發動機發展潛力巨大
全國人大代表,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漢如提出了鼓勵發展零碳排放氫氣發動機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漢如
他表示,歐洲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氫能動力產業,除了氫燃料電池外,目前歐洲幾乎所有的主流商用車主機廠都在關注或者已經開始對氫氣發動機的可行性研究,已經成立了包括主機廠、關鍵零部件等22家企業的氫氣發動機聯盟。
“氫氣發動機燃燒氫氣不產生二氧化碳排放,也是零碳排放,是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的快速可靠的技術方案,可以利用現有的內燃機技術以及配套供應鏈。同時,氫氣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氫氣對純度的要求不高,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鋼鐵及化工產業的工業副產氫,不需要進一步提純。”劉漢如表示,氫氣發動機的供氫系統與燃料電池相同,發動機本體機與天然氣發動機接近,增加了氫氣噴射系統,后處理主要處理氮氧化物,甚至比柴油發動機還要簡單,總體技術可靠性高、成本低。
“歐盟二氧化碳排放法規要求基于201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25年減少15%,2030年減少30%。這就要求在2025年就要有零二氧化碳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重型商用車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較大,成為關注焦點。”劉漢如說,氫氣發動機的開發和生產雖然具有挑戰性,但由于成熟技術的使用,減少了開發時間,可以滿足歐盟2025年碳排放的要求。考慮到可靠性、成本、經濟性,氫氣發動機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零二氧化碳商用車動力總成技術解決方案。
劉漢如表示,我國目前也在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現有工業副產氫制氫潛力450萬噸以上,可直接用于氫氣發動機使用,加氫站運營也超過100座,發展潛力巨大。對此,他建議將氫氣內燃機納入氫能發展戰略,加強標準體系制定,對氫氣發動機及車輛的研發給予財政和政策支持,鼓勵進行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示范應用和推廣力度。
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爭取智能網聯汽車國際一流產業占位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表示,過去十年來,中國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以清潔化、智能網聯化為指引的汽車產業正加速變革,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規模龐大等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的先發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近幾年,以德、日等為主的外資企業掀起一波全球新能源產業布局熱潮,而中國新能源汽車仍以國內布局為主,海外市場發展較為薄弱。2020年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立,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迎來新契機,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突破口。”王鳳英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了全球化發展的諸多優勢條件,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如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黃金窗口期壓縮,中國品牌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產品在海外市場影響力相對較弱,芯片、鈷資源等關鍵技術或資源依賴進口等,都將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
對此,王鳳英建議,制定5到10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向全球發展。同時,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出去”實力,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
王鳳英認為,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我國需加快推進低碳減排,可再生能源開發及應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展車用氫能產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規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氫比例,是實現低碳減排的重要途徑。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效率高、運行平穩、耐低溫、續航穩定等諸多優點,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入延伸至碳排放貢獻度達45%的能源、電力行業,可有力拉動我國電力行業清潔化轉型,更大程度助力碳中和目標。
然而,目前我國氫能產業戰略導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氫站管理缺位,車用氫能供給體系尚不健全,關鍵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不足,整車制造及氫氣價格過高導致產業化進程受阻。為支撐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我國亟須解決產業發展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
王鳳英建議,制定氫能的國家級頂層設計,完善標準法規建設,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加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進程,鼓勵多手段降低推廣成本。
針對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王鳳英表示,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汽車與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共識。但現行的產業管理方式在產品標準、法律法規適用性、產業準入等方面,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快速突破,限制、阻礙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
“中國應當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汽車制造領域的優勢和寶貴經驗,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爭取國際一流的產業占位。”王鳳英建議,加快形成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統籌協調機制,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制修訂等工作。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