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曝出一輛透明且能長草的概念純電動車Oasis,令眾網友大呼腦洞大開,當翻看創造者Rinspeed公司在過去30多年里發布的眾多概念車型,發現竟然一個比一個新奇古怪。如在水底行駛的車,方向盤設計在中控位置的車,前排座椅可以擺出20種組合的車等等。
筆者不由好奇,這些車究竟靈感何來?每款車型特點是什么?這家公司又是什么情況?創始人何方神圣?這些車量產嗎?多少錢一輛?
如果你與我有著同樣好奇,那么,就隨筆者一同探秘下去,揭開來自瑞士的Rinspeed公司,神秘的面紗。
一、關于Rinspeed公司
Rinspeed(有種譯法為云碧,個人覺著另一個譯法,林斯比得看著舒服,所以以下均稱后者)公司,來自小國瑞士,致力于成為汽車智庫的汽車改裝公司,于1977年成立,至今已有39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林斯比得公司幾乎每年都會在日內瓦國際汽車展上展出一輛令人意想不到的概念車型,以啟發世界各國的車企,向未來無畏前行。
下面,帶你領略這個世界上腦洞最大的企業魅力。另外,你一定能從這些車型的演化中,看出汽車歷史的變遷,這過程十分有趣且百味雜陳。
你可以明顯感覺出,在設計理念上,材料運用上,引領全球汽車發展上,他們做得越來越深入,腦洞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你不禁贊嘆:牛×!
E-Go Rocket
從上圖畫面中,我們能看出,這輛E-Go Rocket的一股星球范兒。
在最初車輛建模設計研發階段,設計師依舊使用了計算機(CAD / CAM)建模,這使得后期加工質量和開發速度提高數倍。
該車的高性能輪胎來自Continental,尺寸為235/50(前)和255/45(后),它們安裝在由Antera提供的18英寸輪圈上。
在發動機罩下,鋁制V8增壓發動機的額定輸出為410匹馬力。這種緊湊的中置動力單元使得單座E-Go Rocket在短短4.8秒內(最高時速260公里/小時)便從靜止狀態加速到100公里/小時。E-Go Rocket的復合體材料車身賦予了其卓越的強度和剛度,但同時保證其重量低于1'050公斤。
內飾方面:座椅上包裹的藍色牛仔布,倒是和駕駛員藍色的頭發相得益彰。
和第11款改裝車Mono Ego一樣,這輛車得到了在歐洲道路上合法馳騁的執照,同時,筆者在扒歷史圖片時發現,這輛火箭車曾經來過中國,有圖為證。
現在回看千禧年,大家都好土啊。
X-Trem M.U.V.
1999年,新世紀之交,Rinspeed創造了一個新的、革命式的汽車定義:多功能用途車(M.U.V.)概念。
這輛車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對現實的觀察:“皮卡車型,特別是在美國,非常受歡迎,但是皮卡有一個明顯缺陷,大部分時間里,皮卡車斗里是空的。這不僅大大浪費了空間利用,還浪費了為拖動這部分車體所需的動力。基于這個事實分析,Rinspeed設計出了X-Trem。
為適應生活當中所能遇到的各種場景,從運動,休閑活動到工作,就必須開發出一種通用的利用空間的裝載裝置,于是有了“X-Tra-Lift”。
配備這種獨特的裝載設備,任何新的或二手的皮卡都可以擔當各種不同種類貨物的平臺。這些貨物通過電動或液壓驅動的旋轉起重機實現快速裝載,具體怎么玩兒,筆者沒摸過真車,也蒙圈。
不過設計者,同時也是Rinspeed創始人林德奈切發話了:“由于我們的發明,輕型卡車的使用率得到顯著增加。現在車輛可以快速,輕松,毫不費力地進行裝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駝在后面的黃色物體,是世界上最小(當時),但功能齊全的氣墊船,其作為“演示品”裝載在了X-Trem上。這種空氣推進器驅動的車輛可以輕松地在各種表面:水,土地,沙子和雪上行駛。
在向前傾斜的發動機罩下,是梅賽德斯-奔馳提供的5.5升鋁制V8發動機,可輸出不低于347匹馬力的動力,使得該車從靜止到100公里/小時,只需6.9秒,最高時速可達235公里/小時。在3500rpm下扭矩可達到驚人的520牛·米,而這輛車拖動的車重可是1860公斤。
外觀設計上,它借鑒了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的典型“四眼設計”,其擋風玻璃可以像咱們車窗一樣,完全收縮在前車艙內,以便更親近地與迎面而來的大風接觸(想想也是挺逗的)。
內飾部分則采用了中置帶有觸摸屏功能的LCD屏幕。通過GSM或衛星連接汽車,導航系統,無線電,電子郵件和因特網的所有功能均在指尖上被輕松掌控——這不是特斯拉一經推出受人標榜的創新嗎?看來人家在1999年就已經嘗試了!厲害!
X-Trem的內飾材料采用了深黑色氯丁橡膠,讓整體觸感和觀感較為柔和,有溫度,配以黃色車漆,看上去還是挺舒服的。
作為一家汽車改裝公司,Rinspeed不生產零件,只是零部件的搬運工,所以,從輪胎到發動機到一顆螺絲釘,都是從全世界采購而來,比如,輪胎仍舊來自大陸集團,輪圈來自Antera公司,Eibach公司提供了懸架系統,Remus公司提供了排氣系統,立達汽車系統公司提供了定制的聲學泡沫和隔熱部件,車輛電腦系統由康柏公司提供,其賽揚處理器應付了諸如GPS導航,無線電,電子郵件,互聯網接入及“X-Tra-Lift”的電控任務。通訊功能則由Fabrimex公司實現。氣墊船由日本制造商Sorex開發完成,這是世界上最小的也是第一個應用于汽車之上的氣墊船。車漆則是Spies Hecker公司特制的一種珍珠漆面噴制而成。
所有的Rinspeed車型都是這個套路,往后的車型就不贅述了,反正都是很牛的配件商供應,你記住這個就好了。
tatooo.com
新世紀之初(2000年),Rinspeed帶來了世界上第一款擁有互聯網ID的多功能皮卡tatooo.com。
去年,新推出的M.U.V.多功能車概念在這輛tatooo.com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所以,該車變成了更加純粹的皮卡造型,它的線條讓人想起五十年代的經典皮卡車(不過還是四眼兒造型,丑的情懷嗎?)。
前擋泥板和后擋泥板的寬大掃線幾乎覆蓋了輪胎。與當代車型相比,它的擋風玻璃和側窗設計的非常低矮。而車門則干脆沒有設計門把手,車門的開啟由遙控鑰匙替代——別問我為什么這么奇葩,因為人家追求的就是奇葩。
除了安置于后車斗的“X-Tra-Lift”巨大構件,Lexan板制成的尾門算是一個亮點,這樣的材料應用是為了給車身減重,可能是為后來一款全透明車身的車型打下了伏筆,那車是真牛B啊,在后面章節里介紹。
在巨大的前鉸鏈罩下,一部強大的5.7升V8鋁制發動機,在5'800 rpm下輸出功率為409匹馬力(301kW),在4'350rpm下的最大扭矩為555牛·米。
據說,采用Remus排氣管的雙排氣系統更可產生排山蹈海般的聲浪,筆者沒聽過,聯想的是老大爺喉嚨有痰,呵半天,一腳油門,呸的吐出去。
超寬和超低尺寸的245/35 ZR 20和295/40 ZR 20尺寸輪胎為巨大的扭矩提供了必要的抓地力,這是肯定的,所以,該車從靜止狀態到100公里/小時只需5.9秒,最高時速可達245公里。
另外,Tatooo.com裝配了氣動懸架,以保持車輛在任何時候如履平地。
去年推出的“X-Tra-Lift”在該車型上進行了深入開發。通過使用雙臂懸臂,工程師實現了無重心的線性升降。位于卡車底板下方的機械驅動裝置使雙臂前后旋轉,從而在不到一分鐘內提升或降低裝載平臺。電動機由車輛電池供電并由遙控器操控。該系統還細心地設置了一系列安全功能,比如傾斜角度限制器等。
話說你一定看見了車斗里的面罩,那是名為“B.O.B.”的配套于tatooo.com球形罩設備,昵稱“呼吸觀察泡泡”。“B.O.B.”其實是一個全新的潛水裝置,水下摩托車聽上去像是精神病患者的囈語,然而卻在這輛皮卡上實現了。即使初學者也可以操縱“B.O.B”輕松潛水到30英尺(9.144米)深。潛水員的頭部就藏在頭盔里,潛水器由電池供電的螺旋槳提供推進力,轉向則由一種操作方向舵的自行車手柄來完成。潛水深度由一個充氣和放氣的裝置控制,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輕松調節。壓縮空氣瓶能夠保持足夠的空氣在水下暢游一小時。
Tatooo.com的內飾設計和材料模仿非洲曼巴蛇皮,而內部和外部的許多類鍍鉻件來自Durovib開發的新技術SLC(“Surface Like Chrome”)的鍍鉻狀涂層,這種新技術帶來的好處就是,沒有最亮只有更亮。
看到上圖的座椅設計了吧,這可是典型的美式風格,沒有中央扶手,整個大通鋪,方便“○○××”。更絕的是,該車還配備了一臺索尼PlayStation游戲機,7英寸的液晶顯示器提供了超清晰的圖像質量。
簡直是娛樂至死的一部野獸級大皮卡啊。
Rone
2001年,Rinspeed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低的汽車(高度只有97cm),第一輛依賴廚房和花園廢物制成的生物燃料為動力的跑車,Rone。
從超低車身再到整體造型,Rone的血統是毫無疑問的:賽車。結合F1方程式和勒芒耐力賽對車輛的要求進行設計,將空氣動力學效率放在了設計原則的第一位,駕駛艙則必須位于車輛正中心了。
車身的流線線條將空氣導入后方的鯊魚鰓形狀縱向空氣入口,聽上去就很威猛~而增大風阻的后視鏡則被三色攝像機取代,實時圖像被傳輸到駕駛艙中的LCD監視器內。
在Rone的駕駛艙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駕駛員位于中央且極低的就座位置。在早期的Rinspeed概念車(Mono Ego和E-Go Rocket)中,也采用過駕駛員坐在中間的設計。
為了提高城市中的駕駛可見性和便利停車,Rinspeed開發了“動態駕駛艙控制概念(DCCC)”。這個新的獨特的系統允許駕駛艙的高度和傾斜度,根據車輛速度進行電子調節:在時速40km/h以下,駕駛艙高度自動處于最高位置。超過75公里/小時后,駕駛艙下降約30厘米到最低位置。駕駛艙的傾斜位移類似摩托車的轉彎,由轉向速度和半徑產生的離心力控制。
具有二元驅動概念(汽油/生物燃料)的Rone是當時世界上最干凈的跑車,使用壓縮天然氣(CNG)為燃料的Rone,廢氣排放比汽油或柴油車輛的嚴格排放限制還要低60%至95%。
其環保做到了源頭也環保,因為其燃料來源是通過發酵有機廢物產生的,主要原料是廚房和花園廢物。比如,從100公斤有機廢物中提取的能量,可以驅使Rone行駛100公里,過程中不會排放任何導致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
這種新技術來自瑞士Kompogas公司,并已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工廠中投入使用。年產量為20 000噸的Kompogas工廠生產的能量相當于140萬升(370 000美制加侖)汽油。
Rone裝載了后置1.8升四缸發動機(16V),在5,500 rpm下產生120匹馬力,在3,000rpm下提供165牛·米的最大扭矩,而動力是通過五速手動變速箱傳遞到后橋。
Rone的車身材料為很少被應用的Pre-Preg復合材料,并在非常低的重量下帶來非凡的穩定性。由于這種示例性的輕量化設計,Rone在不到6秒的時間內就可以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其最高時速為205公里/小時。
兩件式19英寸車輪使用定制開發的Eibach彈簧獨立懸架,前胎235/35,后胎255/40的全新輪胎尺寸確保車輛保持安全抓地力。連同車輛的極低重心,車輛于是擁有了非常高的轉彎速度。
內飾方面,發動機和車輛數據由兩個圓形儀表和來自in.pro的兩個未來風格的平視顯示器顯示。盡管受內部空間限制,立達汽車供應的地板和來自X-Mobil的內飾材料還是營造了一個運動且舒適的氛圍。
這輛新能源車的能源利用方式至今沒有成為主流,估計是歐洲的垃圾都運往了第三世界國家,無原料可用吧……
Presto
在Rinspeed成立25周年之際,其改裝車風格陡然一變,推出了魔術空間車型,Presto。其最大特點在于:幾秒鐘內可以從一個3米以下車長的雙座跑車變形為一個3.7米長的四座小型車。當后排座椅向下折疊時,附加空間還可以載貨。
這種神奇的變化是通過一個中心位置的電動機實現的,它通過兩個機械螺桿和螺母齒輪將車輛拉伸,位移單位可以精確到毫米。縱向構件在低摩擦精度的輥子上運行,并像抽屜一樣消失。盡管長度可變,但在工程師的設計之下,其底盤強度,車身強度依然具有跑車所需的扭轉剛度。為了確保絕對的操作安全,延伸機構還具有自鎖安全閂鎖。
基于梅賽德斯-奔馳發動機的雙缸1.7升共軌渦輪柴油發動機,采用了雙燃料配置,是向未來車輛能源的又一次探索。發動機以40:60的比例將天然氣與柴油混合燃燒。天然氣是一種非常清潔燃燒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幾乎完全由甲烷組成,硫含量接近于零。但是,由于柴油發動機沒有火花塞用作點火源,因此在技術上不可能僅以天然氣為燃料。
雙燃料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天然氣注入發動機的進氣口,柴油燃料被噴射到燃燒室中,在那里點燃天然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而不僅僅是純空氣。
為了實現雙燃料操作的渦輪增壓直列式發動機,需要多種修改,包括安裝天然氣罐和氣體注入系統。修改的核心是重新編程的發動機管理系統。如果系統故障,它會恢復到標準的柴油點火機制,從而提供與普通發動機相同的可靠水平。
該技術具有減少廢氣排放和燃料消耗的巨大潛力。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與量產發動機相比可以降低多達10%,顆粒物質排放可以降低高達40%。
雙燃料發動機并沒有失去駕駛樂趣:四氣門發動機以4'200 rpm的最大功率輸出120匹馬力/88kW,實現最大扭矩224牛·米則只需1'600rpm。這輛865公斤的藝術品需要10.5秒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而180公里/小時是其最高速度。
第一眼看到Presto微笑的前臉,筆者能看出比亞迪F0的影子……哦不,仔細從燈組上看,有奔馳老款C級的影子。
作為一款適應快速,高度機動的城市生活用車,Presto短小的1'750毫米軸距,短小的2.99米車身,即使在最小的停車位也可以輕松停進。由于Presto沒有車門,所以坐在里面的人得翻身而出。
Presto的車身由Pre-Preg復合材料制成,這是一種現代塑料材料,由于成本原因很少用于車輛設計,它在相對較輕的重量下可以提供非凡的穩定性。
奧迪經過多年的努力混得燈廠的名號來之不易,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借鑒Presto在燈光上面花費的心思。在制動時,“STOP”字樣會出現在制動燈上,在轉彎時,“Turn”字樣則會出現轉向燈上。
全車大燈開啟時,尾燈上會顯示“Presto”字樣,告訴后面的車輛,我開燈了。集成在尾燈中的彩色攝像機可以顯示在后視鏡中,為駕駛員提供路況信息。
Presto的儀表板來自A-Class,橘色座椅可以進行大幅度前后移動,后排座位的乘客可以在調節中享受更多的腿部空間,甚至比在A級車型當中空間更寬松。
來自Xmobil的獨特反光裝飾材料營造出引人注目,舒適的氛圍。高保真質量的音響由Sony立體聲系統提供,其聲音通過無線耳機傳輸。
也許你會對這輛敞篷車的安全有所顧慮,其實是多慮了,Meta-Sat防盜系統利用GSM和衛星無線通信,使得Presto可以通過遙控器跟蹤,定位和固定。
Bedouin
這輛大地色的Bedouin,中文意思是貝都因人,一個以游牧為生的阿拉伯人種。
Bedouin又是一輛可以變形的車,從一個寬敞的雙座車轉變成一個更為寬敞的四人座車,用時不到十秒。后部被刻意抬高的設計,為后座乘客提供了大量的頭部空間。同時,通過向后折疊后排座椅,后部可用作封閉的貨廂。
這輛車的設計理念是:“多用途車輛有很多未開發的創造潛力,如MPV一般作為第二或第三輛家庭用車,通過幾秒鐘內的變形,就可以承擔更多特定的運輸需求。
車輛的變形由兩個電動機驅動,這兩個電動機驅動起重螺栓以打開車頂,然后,車頂的前部折疊并成為后行李廂,而車頂的后部轉入貨臺。后擋板也是電動的,通過降低高度延伸出一個45厘米到185厘米的平臺,該平臺可用于運輸大件貨物,或者坐人。
Bedouin采用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驅動,依靠燃燒天然氣運行。
這臺發動機來自保時捷,在6,000rpm的轉速時產生420匹馬力/309kW。并能提供驚人的560牛·米最大扭矩。1,640公斤的Bedouin以大約5.9秒的時間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250公里/小時是他的極限速度。
外觀上,乍一看,這輛車有點讓人聯想到保時捷卡宴。寬后擋泥板及其引人注目的空氣進氣口散發出發動機熱量,前面的空氣入口則提供充足的冷卻空氣。
由于定制了Eibach懸架系統,Bedouin的車身比保時捷卡宴高約15厘米。該懸架具有可調節功能,做到了乘坐舒適性和運動操控的完美結合。
后視鏡以及前后保險杠都涂有來自施華洛世奇的閃亮水晶漆,這也得益于一項水晶SDS技術。
Bedouin的內飾樣式來自保時捷996 Carrera,并定制了一些皮革裝飾。
最后,Bedouin裝配的是具有越野能力的18英寸Continental SportContact 4x4輪胎,前輪胎尺寸255/55,后輪胎尺寸為285/50。安裝的漸進式Wandfluh轉向則大大有助于Bedouin靈敏的操控性。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