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南地區最重要的汽車展會,2018成都車展以其受關注程度以及在汽車行業中的地位,躋身為繼北上廣車展后全國第四大汽車展會,而2018年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經歷重大變革的一年。隨著進口關稅下調、汽車市場進一步放開以及新的汽車投資管理辦法和汽車智能化戰略的加速發布,中國汽車產業將產生重大變化。而在這一過程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智能化成為近年來汽車行業的三大亮點。在今年的成都車展上,這三大亮點更加凸顯了出來。
自主品牌發力推新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7個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超過570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中國品牌轎車銷售135萬多輛,同比增長近12%,占轎車銷售總量的近21%,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中國品牌SUV銷售超過330萬輛,同比增長8.5%,占SUV銷售總量的60.0%,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這種市場表現也反應在了成都車展上。今年的成都車展成為自主品牌集中展示的一個舞臺。包括北汽、奇瑞、江淮、長城、長安、吉利、漢騰等自主品牌都擴大了各自的展臺面積,推出了更多的產品。
江淮汽車推出瑞風R3 CVT自動版、瑞風M4 DCT行政版兩款新動力車型。作為江淮旗下首款面向家用市場的MPV車型,其標志著江淮MPV產品開始升級帶動產品進入“精細化”階段。奇瑞汽車旗下全新A+級轎車艾瑞澤GX也亮相成都車展,并正式開啟全球預售。它也是奇瑞汽車搭載雄獅智云系統的第一款轎車產品。
漢騰汽車則再次帶來了全面的產品陣容,旗下的新能源車型漢騰X7 PHEV、漢騰X5 EV、漢騰純電動轎車與傳統動力車型漢騰X5、漢騰X7S一齊亮相。
在成都車展上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汽車正在經歷一個升級的階段,在產品的外觀、做工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眾多自主品牌企業還推出了各自的高端品牌產品,以此推進整體產品的提質升級。
業內專家表示,經過多年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產品逐步得到市場認可,這從近年來自主品牌汽車產品的銷量持續增長就可看出。目前的一些自主品牌產品,已經具備了與部分合資汽車品牌產品正面競爭的實力。
新能源汽車發展步入新階段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在此背景下,本次車展上,基本上各大品牌都帶來了新能源汽車。
作為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北汽新能源公司攜EU5、EC3、EX5、EX360、LITE等多款車型亮相。北汽股份總裁陳宏良表示,北汽集團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全面新能源化的戰略,2020年,將推出兩款48V輕混車型,2021年將推出兩款混動(HEV)車型、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未來北汽會把主流化、高端化、AI化、電動化作為產品開發方向,推出價格可靠、性能穩定的產品。
“在高端化方面,會持續推出智能、品質全面升級2.0時代產品。以AI技術作為產品核心競爭力,以電動化戰略穩步推進,開發48V、插電式混合、純電動的新能源車型,最終實現全面的新能源化。”陳宏良說。
同時,比亞迪也推出了全新一代新能源車型比亞迪宋。這也代表著比亞迪更進一步地將戰略重心放在新能源領域,尤其在比亞迪秦、比亞迪唐等車型的良好表現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逐年提升。
比亞迪官方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車共銷售超過22萬輛,同比增長21%。其中新能源車型銷售超7萬輛,同比暴增106%。比亞迪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20%,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占比則超過了30%。汽車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上升24.93%至280.26億元,新能源汽車營收達181.73億元。
比亞迪透露,下半年將有包括全新一代宋(燃油版、插混版和純電版)、秦Pro(燃油版、插混版和純電版)、全新一代唐(純電版)等新車型上市。
“隨著多款重磅車型的上市,比亞迪汽車業務將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超出預期,發展空間十分廣闊,預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在新車型的帶動下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以及品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同時,預計下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2018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變化的重要一年,眾多政策的出臺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潛力更大,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大批外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這將為自主品牌占據先機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巨大變化,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智能汽車改變未來生活
本屆成都車展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點,是汽車產業已進入智能網聯時代,智能化、網聯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并且正在全方位地改變著人們未來的出行和生活。
“達爾文”系統是北汽新能源的未來技術開發戰略,代表著北汽今后對于整車人工智能開發的一個指導方向。其能夠讓整車OTA的在線升級成為現實,為用戶提供始終與每個人的個人習慣同步的、千人千面的駕乘體驗。讓汽車智能化真正實現整車人工智能,而不僅僅是現在流行的車載人工智能。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長安汽車正式發布了“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宣布,長安汽車將由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轉型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長安汽車在2020年將不再生產非互聯網新車、實現新產品100%聯網”。朱華榮表示,未來汽車企業已經不能再只滿足于制造出消費者喜歡的代步工具,其提供的服務范圍將深入消費者生活的多個領域,產業鏈的延伸將重構汽車商業生態。未來汽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從研發和制造能力向客戶體驗數據轉移。而長安汽車已經做好全面迎接智能化時代到來的準備。
“到2020年,長安汽車將實現新產品100%聯網,累計可達200萬輛。100%搭載駕駛輔助系統,在高速公路、堵車緩行路段、停車場泊車等場景下實現自動駕駛。到2025年,長安汽車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L4級智能駕駛產品也將正式上市”,朱華榮說。據了解,今年下半年,長安汽車將陸續推出CS75 PHEV、CS85等車型,完善其智能化產品布局。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安鐵成也表示,智能化汽車是國家推進創新驅動的一個重點,而在這方面,東風公司一直走在國內汽車行業的前列。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移動的出行工具,更是一個移動終端。這就要求東風不僅僅要實現硬件設施的不斷提升,更為關鍵的是要形成可持續創新發展的體系能力,不僅要跟上技術的發展,同時要真正實現“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競爭當中保持競爭力。
在國家宏觀政策層面,未來對于汽車智能化發展也將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國家發改委日前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勢頭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會得到進一步推進。
同時,新的汽車投資管理辦法,以及智能汽車發展戰略等文件也將會加快出臺,這些都將為汽車智能化未來的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