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都有很強的地方國資背景,江淮、金杯、江鈴和慶鈴這四家車企在2016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扶持。體現在年度財報中,就是四家企業都相繼領到了政府的“紅包”。然而,即便如此,他們當中仍然有企業背著巨額虧損的包袱。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利潤可觀的汽車行業里,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的車企近乎“乞討”。
盡管同為政府“紅包”,但其“名目”卻大不相同,而帶來的效果更是不盡相同。
日前,作為上市公司的多家汽車企業先后發布各自2016年業績。引人注目的是,同為汽車行業的地方國資企業,金杯汽車(600609.SH)、慶鈴汽車(01122.HK)、江鈴汽車(000550.SZ)和江淮汽車(600418.SH)四家上市公司感受到的卻是“冰火兩重天”。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批地方企業以輕型車起步,出現了多家企業爭鋒的局面,其中,躍進(南汽)、慶鈴、金杯(華晨集團旗下)、江鈴、江淮、鄭州輕型和云南藍劍等企業,在1994年的銷量都超過萬輛,市場份額大多高于百分之一。
但是,20年過去,當時的7個“小伙伴們”已經各有歸屬。如,鄭州輕型納入東風,云南藍劍被一汽兼并,而鄭州輕型、云南藍劍的產銷量在行業報表中都不再體現;南汽被上汽重組,江鈴與長安聯合,南汽、江鈴在兼并重組之后發展依然較好,在權威統計部門還有產銷量可查;江淮、金杯和慶鈴依舊保持著“自由之身”。
因為都有很強的國資背景,江淮、金杯、江鈴和慶鈴這四家上市車企在2016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扶持。體現在年度財報中,就是四家企業都相繼領到了政府的“紅包”。然而,即便如此,他們當中仍然有企業背著巨額虧損的包袱。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利潤可觀的汽車行業里,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的車企近乎“乞討”。
透過剛剛披露的2016年財報,讓我們在產銷量之外,揭秘四家地方國資車企更為真實、立體和完整的一面。
江淮銷量居首 江鈴凈利潤最高
從四家公司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2016年,江淮、江鈴、慶鈴和金杯的銷量分別為64.33 萬輛(包括汽車底盤)、28.1萬輛、4.8萬輛和2.3萬輛。
然而,在凈利潤方面,4家上市車企的排名并非與銷量排名保持一致。通過梳理2016年度財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2016年,江淮汽車和慶鈴汽車實現正增長,增長幅度分別為35.49%和0.2%;相反,金杯汽車和江鈴汽車呈現為負增長,分別為-683.03%和-40.68%。
其中,江淮汽車在2016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1.62億元。江淮汽車財報表示,“公司利潤增幅好于收入增幅,收入增幅好于銷量增幅”。對此,財報進一步指出,“零部件、服務等業務協同發展,有力支持了主機事業的發展進步。”
慶鈴汽車基本上還是以傳統的商用車業務為主,“由于年內輕型商用車和皮卡車等的銷售減少”,導致其營收下降。數據顯示,2016年,慶鈴的卡車及汽車實現銷售48166輛,同比下降16.6%;收益為46.0億元,下降15.8%;凈利潤為4.86,微增0.2%。
與之形成對照,金杯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0.35億元。對此,金杯汽車財報分析表示,輕型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銷量持續下降,企業面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和產品價格競爭激烈的尷尬困境,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與同行業生產技術相比,公司輕型貨車生產技術、研發水平處于行業中游水平,產品單一,制約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注重企業利潤的江鈴汽車在2016年的凈利潤高達13.18億元,在四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但是,同比去年卻下滑40.68%。對于利潤下滑的原因,江鈴汽車表示,主要是由于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的產品降價及當期銷售費用增加所致。
江淮獲巨額新能源補貼款 金杯、江鈴領政府“扶持金”
通過梳理四家上市公司的財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還發現:同為地方國企,四家公司都收到了額度不同的政府“紅包”。
然而,即便如此,金杯汽車仍未逃過巨額虧損的命運。金杯汽車財報顯示,其在2016年12月份收到沈陽近海經濟區管委會撥付金杯車輛工業發展專項資金 0.76億元和0.8億元;如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皋開發撥付金杯車輛專項財政補助資金0.22元。沈陽市財政局撥付金杯車輛補助工業發展專項資金0.14億元。以上財政補助資金合計1.92億元。
事實上,最近10年里,金杯汽車每年都會獲得政府的補貼金,而且額度逐步增大。2007年,金杯汽車獲得779萬元補助金;到2016年,增長到1.92億元;10年間,累計獲得政府補貼4.72億元。
與金杯汽車相似,江鈴汽車在2016年同樣獲得了5.18億元的“企業發展扶持資金”。財報顯示,該項“扶持資金”主要由南昌市財政局、南昌市青云譜區財政局、南昌小藍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及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撥付。
相比而言,江淮汽車收到的“紅包”中大部分資金屬于政府政策性傾斜項目。財報顯示,2016年,江淮汽車收到的國家和地方新能源補貼資金共計35.74億元;另外,還收到財政補助、補貼資金0.58億元,共計36.32億元。對比之下,慶鈴汽車領取的政府補助資金略顯微薄,僅38.4萬元。
如此看來,盡管同為政府“紅包”,但其“名目”卻大不相同,而帶來的效果更是不盡相同。(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躍躍)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