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發布的2019年中期業績預減及2019年銷量目標調整公告顯示,基于宏觀經濟形勢及上半年汽車行業發展情況,為保持長城汽車整體銷售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長城汽車將2019年度的銷量目標調整為107萬輛,年初長城汽車定下的銷量目標為120萬輛,下調幅度約10.8%。
此前,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也先后宣布下調原定的年銷量目標,下調幅度都在10%左右。雖然今年6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回暖,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只是“國五”切換“國六”帶來的效應,國內汽車市場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自主品牌頭部車企陸續下調目標銷量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其他車企是否會效仿,這些都值得深思。
目前,從國內汽車市場上來看,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三家車企均下調了銷量目標。
長城汽車在2019年中期業績預減公告中表示為保持健康發展,以及基于上半年汽車行業發展情況,進而決定下調銷量目標,將全年的銷售目標下調10.8%至107萬輛。下調后,長城汽車上半年的完成率達到46.2%,比原定銷量120萬輛的完成率41.1%提高了5.1個百分點。
7月8日晚,吉利汽車也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盈利預警公告,并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整體效益下跌超出預期,吉利將主動減少經銷商總庫存,故而將全年銷售目標151萬輛下調10%至136萬輛。下調后,吉利汽車上半年的完成率為47.9%,比原定銷量151萬輛的完成率43.2%提高了4.7個百分點。
另外,上汽集團也出現了10年來的銷量首次下滑。面對這樣的困境,上汽集團也同樣選擇下調年銷量目標,將原定的710萬輛下調8%至654萬輛。下調后,上汽集團上半年的完成率達到45%,比原定銷量710萬輛的完成率41.4%提高了3.6個百分點。
按照國內汽車市場的規律來看,業內普遍認為上半年的完成率45%是一個常規均衡的數值,只有達到這一數值,下半年車企的壓力才不會大幅增加,也更有希望完成既定的年銷量目標。這三家企業下調的銷量目標幅度都在10%左右,下調后三家的上半年銷量完成率均達到或超過45%。
上半年業績下滑嚴重
由于車市寒冬未退,車企壓力增加等原因,多數車企扣非后的凈利潤并不如意,更是暴露出車企業績下滑的壓力。事實上,無論是長城汽車,還是吉利汽車、上汽集團,下調銷量的背后是銷量的不振、凈利潤的下滑,更是整體汽車市場的壓力。
不可否認,今年5月-6月份“國五”切換“國六”期間內,車企大幅度的優惠清庫存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升了銷量,但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這樣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在未來短期內,銷量可能會下滑,車企面臨的壓力或將進一步提高。
長城汽車發布的2019年中期業績預減公告內容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的累計銷售新車49.4萬輛,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13.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下降57.8%;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5.3億元,同比減少58.6%。
而吉利汽車2019年上半年盈利預警公告顯示,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減少15%。與去年同期的66.7億元的凈利潤相比,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凈利潤將同比減少40%左右。
據悉,上汽集團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93.7萬輛,同比下降16.6%;其兩家合資公司的銷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上汽集團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上汽集團營業總收入達到2001.9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5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6.0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86%。
以退為進能否重振車企信心
實際上對車企而言,下調銷量目標并不是一件壞事。業內普遍認為,辯證地來看,雖然這意味著銷量不佳,但對于車企發展而言,是有利于車企良性、健康的發展,一方面有利于車企調整節奏,不會被市場的壓力壓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緩解寒冬之下車企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
在吉利汽車首先宣布下調銷量目標之后,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尾隨接連下調,作為自主品牌的頭部企業,這或許已經反映出當前汽車市場的嚴峻形勢,特別是自主品牌市場。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總銷量為399.8萬輛,同比跌幅高達21.7%,高于整體市場14%的跌幅;不僅如此,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在縮減,已經跌破40%,跌至36.5%。
因此無論是長城汽車、吉利汽車,還是上汽集團,它們下半年所面臨的情況并不樂觀,在下調銷量目標之后,能否實現這一目標還是未知數,在市場寒冬之下,價格戰或許最為有效,但同時也會損害車企的凈利潤。
三家車企步調一致地下調銷量,業內也在思考是否會引發多米諾反應,其他車企是無動于衷,還是緊隨其后下調銷量目標,還未可知。而從目前多家車企的上半年完成率來看,大概率的情況是多家車企或將下調年度銷量目標。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