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ChinaSAE)與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在上海共同簽署汽車工程師工程能力標準國際互認協議,汽車工程師工程能力標準國際實質等效互認工作全面啟動。
未來,FISITA工程師能力國際互認專家委員會將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為基礎,制定國際汽車工程師能力認證標準。除中國外,目前有12個國家的汽車工程學會已經同意作為首批成員國加入汽車工程師能力國際互認項目,這12個國家是捷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德國、羅馬尼亞、俄羅斯、瑞典、芬蘭、法國、西班牙、韓國。
據了解,《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是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在中國科協的領導和支持下,基于十幾年來開展工程師水平評價工作經驗,通過對用人單位的深度調研,分析工程師的成長規律、職業特性和素質要求,分析比較國內外工程師評價的特點和方法,研究制定的。
這一工作充分表明了中國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和評價體系以及中國汽車工程師們的工程能力得到了世界認可,同時也意味著通過FISITA的全球平臺,跨國家、跨地區、跨文化的工程師工程能力共同互認實現歷史性的突破,這將為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創新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為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全球一體化發揮重要作用。
汽車分析師張翔告訴記者,過去汽車行業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能力衡量標準,企業聘用人才只能通過對過去履歷進行考量,而非專業技能考核。通過這個項目,全球的汽車工程師將擁有國際通用的人才通行證,工程師可以更容易實現跨國家跨地區跨文化的流動,企業也可以實現人才資源管理全球一體化。
但是張翔也表示,《汽車工程師能力標準》真正的實施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汽車行業各個國家有不同的標準,就連中國本身也經歷過標準的改動,此外,在教材方面,中國目前也沒有和世界接軌。由于過去中國汽車制造業受蘇聯影響較大,2000年以前的教材上不少內容還沿用了蘇聯的理論,目前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均是在這樣知識體系下成長的,一下子轉變過來并不現實。(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