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主辦的共同主辦的“2020創新型國家發展論壇暨《2020企業創新發展白皮書》”線上發布會上,大數醫達榮獲“2020年度人工智能醫療創新示范企業“。
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撰文對大數醫達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的突出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原文如下:
在國內大部分公司將醫典、教科書、臨床指南等靜態知識庫作為AI輔助決策模型時,大數醫達另辟蹊徑,沿著“電子病歷+醫學典籍”的路徑,從電子病歷數據中挖掘醫生臨床經驗,訓練模型,再使用醫典知識庫糾偏,進而設置不同數據權重,讓模型符合醫學共識。
大數醫達還自建標注-自動標注-人工更正平臺,通過人工&機器迭代訓練,來提升數據標注和模型訓練的效率。它使用的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子領域,是實現病歷結構化的核心手段。
此外,在大數醫達看來,醫學領域中的語言、實體、關系復雜,具有特殊性。因此,大數醫達采用無監督中文醫學文本與預訓練模型,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對標注語料的需求,提高結構化模型精度。
大數醫達懷著對AI技術的嚴謹態度、對醫生的敬畏之心、對未來醫療的美好憧憬,開辟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醫療人工智能之路,將千百年的醫學瑰寶得以永久傳續!
大數醫達讓“人工智能救死扶傷”
大數醫達成立于 2015年,專注于把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尤其是深度學習和知識圖譜技術,應用于醫療健康領域,從海量病歷中,挖掘臨床經驗,克隆醫生大腦,目前已經處理了約 8 億份真實病歷,并且以這些病歷為訓練數據,訓練了多種醫學模型,覆蓋了約 400 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大數醫達致力于輔助政府公共決策、醫學研究、醫院管理、藥物研究和患者智能化疾病管理,并提供定制化功能適配。開發的大數據平臺、區域互聯網醫院、傳染病智能上報系統、DRGS費控系統、智慧城市已被區域衛健委、CDC、醫保局、區域政府廣泛應用。智能互聯網醫院、病歷質控費控、科研平臺和智能醫務室,已經被各級醫院和基層診所廣泛應用。此外,還為專科醫生工作室和企業醫務室,提供智能軟硬件一體化成套裝備。
智慧區域大數據平臺
區域大數據平臺幫助各級衛健委從根本上提高了數據收集的準確性和效率。尤其在疫情期間,數據的統計上報效率和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
某省級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的醫院信息化系統由于院內系統的業務邏輯不同,在數據的分析和匯總中,存在遺漏和不準確的情況。而在接入大數據平臺后,由于在前期與醫院不同廠商的數據平臺進行了對接,在定期的數據上報上極大的挺高了效率,從原來的三個月縮短到三周時間,人工智能帶來質的飛躍。
CDSS臨床輔助決策系統
大數醫達開發的多維CDSS臨床輔助決策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從8億三甲醫院高質量電子病歷和人民衛生出版社知識庫,以及醫學辭典、循證醫學證據、臨床指南中挖掘出多維CDSS臨床輔助決策系統。CDSS系統正在輔助醫生,尤其是社區醫生進行日常診斷。南京市某基層社區醫生表示:大數醫達開發的CDSS系統讓患者看病和醫生診斷的流程更加精準。在通過前述固定的問診過程,極大的減少疏忽和遺漏,讓發生診斷的一切流程走向標準化。
內涵質控綜合解決方案
為保證病案質量的優良率,不僅需要臨床醫生的高質量書寫,還需要專職的病案質控人員嚴格審查,查缺補漏。面對醫院日益增長出院病歷數量,質控人面臨著巨大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一份病案的質控既需要從組成部分的完整性、實效性、格式規范性等形式上審核,更重要的是在內涵質量的把控上。面對以上病案質控的種種窘境,大數醫達首創智慧病案質控綜合解決方案,幫助醫院破解病案質控難題。南京的某三甲醫院病案科主任表示:病案質控一直以來存在著質控人才缺乏、工作量大、內涵質控覆蓋率低等問題。大數醫達開發的病案內涵質控系統,準確率很高,在實際應用中發現的問題恰巧都是之前人工質控過程中容易出現和遺漏的問題,幫我們在質控的水平和未來DRG費控升級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區域大數據平臺
智慧互聯網醫院
大數醫達科提供互聯網醫院一站式建設&運營服務。新型智慧互聯網醫院建設解決方案,國內第一個AI智慧應用為特色、貫穿診療全流程的互聯網醫院建設方案務,為互聯網醫院運營提質增效,提升患者滿意度。
河南省某三甲醫院醫生表示:互聯網醫院對于他來說最大的作用在于提升了其接診患者的線上線下的接診效率,主要體現在患者完成預約掛號或在線咨詢訂單后,未與醫生溝通前,AI醫生采集患者主訴及病情描述生成門診病歷傳給醫生,降低醫生接診時間。
大數醫達創始人兼CEO鄧侃表示:大數醫達以人工智能救死扶傷為愿景,不是空想更不是口號,而是來自他們的真實呼聲。
區域管理者對我們說:疫情讓我們無比清楚的認識到數據統計效率和準確率的意義。
院長對我們說:每份病歷都應該被認真對待,而我們現在的人力無法完成全部病歷的質控,這需要AI技術的幫忙。
基層醫生對我們說:作為實習醫生,我們多么希望克隆三甲醫院的醫生大腦來幫助每一位患者盡快確診病情,得到最好的治療。
大數醫達將抱著一顆同醫者一樣救死扶傷之心,在人工智能醫療領域砥礪前行。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