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以“產品出村·助力脫貧”為主題的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在京啟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在啟動儀式上宣讀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銜接行動倡議書》。
圖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在啟動儀式上宣讀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銜接行動倡議書》。
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在京啟動
《倡議書》由農業農村部聯合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國資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扶貧辦、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共同發出,號召各級組織、新聞媒體和廣大消費者行動起來,積極為貧困農產品產銷對接貢獻力量。希望新聞媒體積極主動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鼓與呼,廣泛推介貧困地區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希望廣大消費者多關注、多宣傳、多消費貧困地區的農產品。
首場對接活動現場簽約超過54億元,總采購額達到127億元,采購量約252.6萬噸。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韓長賦指出,舉行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是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扶貧思想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行動。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產業扶貧重點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我們要把推動貧困地區產銷對接作為實現農民脫貧增收的“牛鼻子”、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韓長賦表示,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讓這些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尋常百姓家,不僅有助于“以銷促產”,促進貧困地區產業健康發展,讓貧困群眾有穩定的增收渠道;還有助于豐富城市居民的餐桌,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他說:“作為產業扶貧的牽頭部門,農業農村部制定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實施方案》,聚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優質特色農產品,通過采取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倉儲冷鏈設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品牌建設、暢通營銷渠道等措施,讓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不僅產得出、產得好,還能賣得出去、賣上好價錢。”
脫貧攻堅需要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參與、合力攻堅。韓長賦強調,希望采購商能夠伸出援手、展現愛心,多采購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把對貧困地區的關愛轉化成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訂單,希望農產品電商能做腳下粘著泥巴、手上端著精品、胸中揣著愛心的企業。希望貧困地區的生產者,能夠始終堅持誠信經營、質量為先,用工匠精神打造“良心之作”,以過硬的產品品質和質量回饋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
“提出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以及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不僅僅是強化廣大群眾的消費理念,更重要的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的《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并提高特色地理性標準農產品的附加值,及其功能性內涵,解決農民豐收了但不增值瓶頸。”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表示:同時,還得強化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交易會功能,以實現產銷對接,農商互聯,解決農產品上行難題探索全新機制和搭建全新平臺,這一切旨在服務三農事業,強化產銷對接,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
萬祥軍說:接下來就要完善功能性農業技術,產業基金的建立和農產品銷售體系的建設,優先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各類電商平臺、連鎖商超、批發市場等重點渠道,打通產銷環節障礙。他說:“今年的產銷對接行動將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出村活動、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愛心扶貧銷售公益活動、特色農業品牌創建活動、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工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宣傳活動等六大活動。首場對接活動共有來自集中連片貧困地區453個貧困縣的1800多名供貨商參加,1370多名采購商進行了現場訂貨。”
#FormatImgID_3#
產銷對接 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
今年,正值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首次走出北京,在山西省運城市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說,2020年農民豐收節同步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推動金秋消費季、農產品產銷對接等活動,倡導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理念,并完善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各項功能,面向益農信息社、合作社等主體,提供農產品上行銷售的一攬子服務。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我們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共同發起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金秋消費季活動,在北京市房山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當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新媒體矩陣將進行專場農產品直播帶貨活動。(另外)通過對接大型電商企業,對新農具進行打折讓利,讓農民實惠多、賣得好,讓消費者樂趣多,買得好。消費者可以在相關平臺的豐收節專區中,領券購買上萬款優質優價的農副產品。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造成沖擊。如何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問題,構建長效機制,推動消費扶貧,助力農民增收,是農民豐收節的重要內容。他說:“ 疫情期間,我部組織了3場產銷對接的視頻會商活動,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舉行網絡牽線產銷兩端,采取“點對點”磋商方式,幫助部分省解決了重點品種賣難問題。我們順勢而為,正在指導相關行業協會、電商平臺、龍頭企業組建“全國農產品視頻直播公益服務聯盟”,旨在聚合短視頻直播的各種資源,助力農產品產銷對接。這個聯盟也在金秋消費季啟動儀式上一并啟動。
“為落實黨中央關于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指示精神,響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質量興農,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落實提供可行辦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此,推行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和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以及利用大會形式倡導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理念非常必要。”萬祥軍說:這也是我在“兩會”提案中提出倡導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理念,和倡議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和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的初心,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深度產銷對接,架設農副土特產品的商貿橋梁,打造貧困縣特色農產品品牌,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植貧困縣本土品牌,為貧困縣特色農產品解決銷路問題。
萬祥軍說:“為了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全面推進農商互聯工作,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商務部印發《關于推進農商互聯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他表明:《通知》提出六項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構建長期穩定的產銷銜接機制,二是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是培育打造農產品品牌,四是打造全產業鏈條標準體系,五是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六是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平臺這一舉措,旨在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深入、精準的對接,發展訂單農業、產銷一體、股權合作等模式,實現聯產品、聯設施、聯標準、聯數據、聯市場,打造上聯生產、下聯消費,利益緊密聯結、產銷密切銜接、長期穩定的新型農商關系,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產品消費升級。”萬祥軍表示。
萬祥軍指出: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平臺要在育產業、創品牌、促銷售,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他表明:下一步,要充分地發揮平臺作用,踐行農業農村部關于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推動商務部優先支持在國家級貧困縣開展農商互聯,組織全國優秀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商、連鎖超市、電商企業等深入貧困地區,發揮其市場資源優勢,與產區和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
聚焦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是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的亮點,充分展示特色功能性農業科技成果和優質農產品,集中展現精準脫貧取得的新經驗、新做法、新成果,舉辦精準扶貧對接會,促進農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村精準對接,精準實施資源對接、產業孵化、產品銷售、人才培養等系統工程,創新投資和發展模式,有效帶動貧困鄉村發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現代化新農村。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各類體現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方向的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生態農場、在全國各縣市涌現,在繼承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之余,煥發出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創意生機與市場活力。為了提高農業生產過程信息化、精細化水平,還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應用,推進基于數字技術的特色農產品種植、精深加工、農業觀光、鄉村旅游等一體化發展。”萬祥軍表示:還要加強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平臺作用,在加快建設涉農電子商務平臺,支持各類“新農人”的互聯網創業,重構農產品流通鏈。完善農產品溯源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上下游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共享,實現農副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倡議書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當前,全國上下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全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與此同時,受流通體系不完善、產銷信息不對稱、市場周期性波動等因素影響,貧困地區農產品仍然存在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步伐。為此,我們向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各界人士真誠倡議:積極踐行扶貧濟困優良傳統,共同參與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大力宣傳推介和購買消費貧困地區農產品,推動農產品順暢銷售,助力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
請各類組織行動起來。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規模以上企業職工食堂采購時,優先選擇貧困地區農產品,簽訂長期購銷合同,建立穩定購銷機制。鼓勵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食品企業、餐飲商超、電商企業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資源向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傾斜,通過農企對接、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方式,推動發展訂單農業,帶動區域公用品牌創建,讓特色農產品更加適銷對路、優質優價,讓貧困農戶獲得產業發展紅利。
請廣大消費者行動起來。鼓勵消費者通過線上訂購、線下采購等方式,在同等條件下主動購買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鼓勵發揮個人優勢,利用朋友圈、微博、微信等渠道,動員身邊人開展結對幫扶,共同奉獻一片愛心,貢獻一份力量,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農戶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請新聞媒體行動起來。鼓勵新聞媒體發揮各自優勢,加大貧困地區農產品公益宣傳,主動走入貧困地區,深入挖掘產品特色,積極推介品牌農產品,宣傳推廣促進產銷對接的經驗做法。發揮策劃優勢,組織開展有影響力的扶貧活動,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幫助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推動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消費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良好氛圍。
一人有難眾人幫,同舟共濟奔小康。讓我們攜手共進,同心協力,共同實施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讓更多的特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山村,走向市場,走進千家萬戶!
倡議單位:
農業農村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