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開始考慮可以滿足全家共同出行需求的7座車型。但是不是所有7座車都適合家用,SUV第三排的座椅空間局促,中大型MPV雖然空間足夠大,但是在城市通勤時無奈受到諸多限制,并不適應多場景適用,而且價格偏高。因此,體型適中,價格合適的7座緊湊型MPV車型無疑是首選,其中大眾途安L和別克GL6很受消費者歡迎,這兩款車哪個好呢?讓我們看下詳細對比。
外觀:一個像兩廂車一個像旅行車
第一個說的依然是兩車的外觀設計。來自上汽大眾的這一代途安L已經(jīng)推出有一點時間了,在2018款上也沒有大變化,所以外形依然是我們熟悉的大眾風格。但得益于大眾非常擅長于營造高級感,所以途安L看上去也沒有廉價感,大量橫向線條帶來了非常豐富的層次感,恰如其分的鍍鉻裝飾條和漂亮的前后大燈為車輛增加了不少精致感,整體來說途安L是屬于耐看類型。而GL6則采用了與英朗高度相似的前臉,家族式飛翼式前格柵當然也不會缺席,低矮修長的車身營造了獨特的旅行車風格,新鮮感十足,簡潔的線條和更多曲線的設計依然秉承著別克最新的設計風格。
本來外觀就是“各花入各眼”,或是喜歡途L安的平直硬朗,或是喜歡GL6的舒展簡潔。但兩者在外形上很大的區(qū)別依然值得一說,GL6正如上述所言一樣,修長的發(fā)動機蓋配上低矮的造型十足一輛旅行車,與途安L宛如加大版兩廂車設計有很大的區(qū)別,而這也會直接導致了兩者在空間方面的區(qū)別。需要注意的是,兩款車都是沒有裝備側(cè)滑門,不過限于成本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
內(nèi)飾對比:風格懸殊
在內(nèi)飾方面兩者差異化就更加明顯了。途安L車廂設計依然是熟悉的大眾家族式設計,多出的棱角處理搭配大面積的銀色面板,整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依然是典型的德系冰冷感,橫平豎直清晰明了的按鈕排布在使用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像是方面盤多功能按鍵、中控系統(tǒng)、儀表盤等等都是大眾樣式,平時有接觸大眾車型的用戶在這款車上幾乎不用學習成本。相比起途安L的冰冷感,GL6內(nèi)飾則要更溫暖一些,雙色設計配上柔軟的多處真皮面料,不對稱設計加上大面積的鍍鉻條點綴,整體看頗有幾分美系豪華車的味道,不得不說,別克擅長于營造豪華感的特性在GL6上依然有所體現(xiàn)。
區(qū)間布局不同,座椅舒適性都很高
對于MPV來說,空間對比才是真正的重頭戲。首先來看看別克GL6,GL6全系采用了6座設計,接近4.7米的車長對三排座還是有一定的保證,三排座坐滿成年人都不會太擁擠。而值得一說的是座椅,因為采用了2+2+2的座椅布局,所以6個座椅的寬度都有很好的保證,第二排采用了獨立座椅設計,算不上頭等艙但也足夠舒適。稍顯可惜的是因為車身高度較矮,進出第三排不算便利。
而大眾途安L,所呈現(xiàn)的方式則是與GL6完全相反了。得益于兩廂車足夠高的外觀設計,高車身能夠給車內(nèi)更高的車廂豎向利用率,因此雖然車長、車內(nèi)縱向活動空間不如GL6,但因為坐墊與地板高度足夠,整體座椅承托力、坐姿都要更好一些。但同時也因為長度稍短,中后排乘坐空間不算寬敞,需要二三排乘客互相遷就一下。另外,2018款途安L也推出了2+2+2布局的6座車型,滿足部分用戶不想兩年一審的需求。
因此綜上所述,很難辨別出兩者誰的空間、便利性更好,算是各有追求打成平手。就小編體驗來說,大眾途安L那有著一流坐姿的座椅設計更得人喜歡。具體消費者選擇最好去經(jīng)銷商親身體驗一下,再作出判斷。
三缸VS四缸 檔次大幅拉開
動力系統(tǒng)本不是選擇MPV的重點,但畢竟NVH、動力性對于常要滿載出行的MPV出行其實也是比不可少的。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兩者的差距就開始展現(xiàn)出來了。途安L全系采用了1.4T+7速雙離合的動力系統(tǒng),在中高速時的動力非常輕快從容,滿載時變線超車都沒有太大壓力,7速雙離合無論是反應、換擋速度都非常好,只是低速依然會有些頓挫感。而GL6采用了1.5T+6AT的搭配,單獨來看這臺發(fā)動機還是輕快的,只是動力不如途安L強悍,但駕駛品質(zhì)一對比很明顯就能發(fā)現(xiàn)GL6上3缸機的缺點了,行駛過程中無論是方向盤、地臺都能感受到3缸發(fā)動機明顯的震動,而在高轉(zhuǎn)速時也同樣顯得比較粗糙,與途安L對比發(fā)動機NVH方面還是有很大差距。
整體來看,雖然別克已經(jīng)很努力在抹平這款三缸機的缺點了,但畢竟物理特性就是如此還是難以克服,再者在動力相應、動力匹配方面都不如途安1.4T優(yōu)秀。想要考慮GL6的消費者,則需要多多斟酌了。
總結(jié)
對比別克GL6,大眾途安L外觀設計更有層次感,車內(nèi)空間更加舒適,在動力配置上也是更加優(yōu)秀。如果預算充足,大眾途安L同時擁有美觀舒適和強勁性能,家用通勤兩不誤,明顯是7座家用MPV的更優(yōu)選擇。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zhuǎn)載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nèi)容轉(zhuǎn)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zhuǎn)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