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里點燃。從此,“紅船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寶貴的精神財富。6月29日,一艘來自嘉興的“南湖紅船”駛進驛城區西園街道文明路社區,將“紅船精神”在社區扎根。
當日上午,紅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峰來到文明路社區,將一塊寫有“紅船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匾交給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李勇,黨支部副書記馬駿。西園街道黨工委書記王三喜將轄區居民書寫的“一葉紅舟迎百年,萬眾齊心跟黨走”的書法作品贈送給唐峰。
在接到這塊沉甸甸的牌子的時候,文明路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表示“文明路社區一定會繼承和發揚紅船精神,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黨旗在群眾身邊高高飄揚。”
唐峰是紅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的代表作品《南湖紅船》船模在2013年被首都博覽物館珍藏,2015年1:1比例的“南湖紅船”船模被中共中央黨校收藏,2018年1:0.4比例的“南湖紅船”船模被浙江省委黨校收藏,供黨員干部瞻仰。
時代變遷,精神永恒。當日下午,一場以“引領紅船文化創導革命史詩”為主題的報告會在文明路社區舉行。通過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唐峰向參加活動的社區居民講述了“南湖紅船”的由來,重溫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
“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紅船上燃起了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勢,引領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今天,我們開展的手工制作活動主題是南湖紅船模型,希望大家銘記歷史、傳承‘紅船精神’。”講述完紅船故事,唐峰現場演示起紅船模型制作。
簡易的授牌儀式、激動人心的報告會、充滿創意的手工制作……在文明路社區開展的為期一天的紅船文化活動,讓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們通過學習“紅船精神”,記住了黨的光輝歷史,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據了解,文明路社區的“紅船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我市唯一一家,也是河南省的第一家。下一步,紅船文化傳播將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開展一系列的報告、繪畫、雕刻和手工等文創活動,讓“紅船文化”傳承下去,讓“紅船精神”發揚光大。(通訊員:馬駿圖/文周永貴)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