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黃花向陽開,基層名醫會東行。9月22日-25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88位基層名醫在建黨百年之際,從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一枝黃花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感悟紅色文化,感受百年輝煌,見證中藥抗之峰穿黃清熱膠囊的“第一車間”,了解好醫生集團發展中藥材全產業鏈接續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舉,感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好醫生抗之峰基層名醫會東行)
活動期間,會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正維,會東縣民政局社會福利中心主任朱興虎,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醫奇抗之峰事業部總經理鐘年金等與全國基層名醫交流互動。
(參觀安順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
銘記長征史詩,傳承紅色精神。9月23日,好醫生集團抗之峰事業部與全國188位基層名醫專門來到安順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以重走紅軍路的方式,銘記感悟長征之路的艱辛與不易,在弘揚英雄事跡、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不忘作為醫者的初心與使命,以發展的思維回顧過去、觀察現實、思考未來,恪守自身職責,筑牢基層公共衛生的網底,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會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正維)
9月24日,在會東縣新街鎮一枝黃花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一株株高高的一枝黃花向陽綻放,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會東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正維,對會東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會東農特產品、中藥材發展等作了詳細介紹,并對基層名醫的到來表示歡迎。涼山州會東縣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屬于中亞熱帶西部濕潤季風氣候區,適宜不同生長條件下的中藥材種植。會東縣擁有中藥材上百種,近年來中藥材產業迎來發展新篇章,發展勢頭迅猛,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大好途徑。
(百名基層名醫現場交流、學習)
中醫藥決定質量的核心在土里。一枝黃花為菊科宿根草本,性強健,適合在陽光充足、涼爽、高燥的環境下生長,播種繁殖一般在春天3~4月露地播種,10~15天便能出苗。一枝黃花全草可以入藥,具有疏風解毒、退熱行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由于會東自然環境優良,一枝黃花原料品質好,誕生了抗之峰穿黃清熱膠囊等百姓認可的終端藥品。
(好醫生集團醫奇抗之峰事業部總經理鐘年金介紹一枝黃花)
好醫生集團醫奇抗之峰事業部總經理鐘年金向基層名醫代表們介紹了好醫生集團發展中藥材種植概況和建設會東一枝黃花示范化種植基地情況。好醫生集團多年來發展中藥材種植,通過中藥材全產業鏈可持續模式,惠及更多群眾。經過20多年的努力,已經在涼山9個縣的57個鄉發展川續斷、附子、金銀花、木香、大黃、一枝黃花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帶動1.5萬戶、7萬多群眾走上穩定脫貧奔康的道路。
(會東縣好醫生集團一枝黃花示范基地)
(會東縣好醫生集團一枝黃花示范基地)
2017年,在會東縣委縣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好醫生集團在會東成立一枝黃花中藥材種植專項小組,建設了中藥材一枝黃花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會東一枝黃花種植從當初的200畝擴大到1000余畝。如今已帶動全州發展種植10000余畝,帶動了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
未來,好醫生集團將在會東縣采用“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進一步擴大一枝黃花種植規模,同時開發丹參、苦參、川續斷等中藥材,發展12個中藥材品種的規模化、規范化、優質化和現代化種植,使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預計將帶動1500戶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
9月25日,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與基層名醫交流互動,他表示通過此次會東之行,大家感受到大西南有多大,祖國有多美。我們生在中國,感恩于這個偉大時代,因為祖國的強大,我們才能開好診所藥店,辦好企業。我們要多做正能量活動,多做有意義的事情。田間地頭是中醫藥產業第一車間,中藥材全產業鏈可持續模式,能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中,發揮出獨特的優勢,讓中醫藥這一民族瑰寶煥發更多的活力,惠及更多群眾。助力鄉村振興,需要鄉村健康發展。好醫生集團致力于推動基層醫療事業的發展,愿意和廣大基層醫生一道做好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全力以赴,構筑好“全民健康”的基礎力量,讓世人共享中醫藥。
(會東縣馬龍敬老院公益捐贈現場)
情暖夕陽,與愛同行。好醫生集團還和188位基層名醫共同前往當地馬龍敬老院看望慰問留守老人們,主動捐贈大米、食用油、常用藥物等價值3萬余元的公益愛心物資和2.6萬元現金,用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溫暖,為當地留守老人們帶來一份陪伴與溫暖。
尋革命足跡,感幸福巨變。通過此次會東之行,基層名醫們對一枝黃花的種植模式給予高度贊揚,對好醫生集團“做好人,制好藥”“第一車間”的理念和做法積極肯定,同時也對中藥一枝黃花產業下一步的發展表示支持與期待。云南省奎宏醫生、安徽省王繼影醫生、河南省李俊生醫生、四川省陳福琴醫生、重慶市龍貽弘醫生作為本次基層名醫團代表,分別在現場對本次好醫生集團抗之峰會東之行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新媒體責編:zpl05-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